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3日
“三变”改革引巨变
——记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党支部

赵家峁村村民在村里的新农村住宅区休闲聊天。

本报记者 周明文/图

吃罢午饭,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村民冯仲梅踱步来到村老年幸福院的厨房,开始给这里的老人准备晚饭。自打前几年和村里人搬进新农村住宅区,冯仲梅除了照顾家里,每天到村老年幸福院做饭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住上新房子,每月还能领工资,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冯仲梅说。

冯仲梅的经历是赵家峁村人生活变迁的写照。

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早些年,赵家峁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了,村里耕地闲置荒芜,村民收入低。村庄“空壳”、集体“空心”、居民“空巢”成为困扰赵家峁村发展的难题。如今的赵家峁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陕西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也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这一切还要从2013年的一场改革说起。

那年6月,赵家峁村“两委”换届,在外做生意的“能人”张春平回到家乡,以高票当选赵家峁村党支部书记。在张春平以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赵家峁村掀开了发展的崭新一页。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5月27日,张春平向记者回忆时说,“没回村之前,我经常关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新闻,在外地也常见到一些现代农业设施,有时就想,我们村是不是也能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张春平的设想,赵家峁村应尽快开工修建温室大棚、养殖场等,发展现代农业。但是启动资金从何而来?成片的土地又在哪里?当时,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村里的土地又分布零散,多半撂荒。

面对困境,经过村“两委”班子充分研究和采纳村民建议,赵家峁村决定对全村土地进行折股流转,动员外出创业的能人和全体村民自筹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

这个“新点子”一下子在村里炸开了锅。面对村民的不解,张春平向全村人承诺:“凡是村民想现金入股的,没钱我给大家担保贷款,挣了钱大家按股分红。”至此,“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赵家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在张春平看来,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不过,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法,符不符合国家政策?彼时的张春平心里也没底。

在积极汇报并得到榆阳区政府支持后,赵家峁村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的理念极大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改变生活、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村里开始推地整田、建大棚,还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和合作社。

2017年3月,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揭牌并发放股权证,成为榆阳区的第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巨大转变,也标志着赵家峁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赵家峁村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关系,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盘活,村民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出来。

在赵家峁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全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旅游观光、民俗客栈等产业在赵家峁村逐渐发展起来,全村日渐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如今的赵家峁村,村民不仅可以按股分红,还能在村上务工挣钱。该村村民张生军告诉记者,过去只能在村里拾掇几亩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他不仅能享受村集体分红,还能在村上后勤部上班挣工资。

在赵家峁村,还有许多像张生军这样的人,他们足不出村就有职可谋、有钱可赚。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赵家峁村为榆阳区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通过多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该村已由一个深度贫困村转变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旅游度假村。今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赵家峁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在赵家峁村多名干部看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村庄的面貌,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于未来,大家都希望在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带领下,村民能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