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百姓健康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4日
强健体魄从合理膳食开始

“5·20”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盘中餐 粒粒助健康 ”。作为家长的您,可否知道应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饮食?

每天给学生提供奶及奶制品300克

奶是钙最好的食物来源,同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合适,适于人体利用,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B1及维生素B2,所以人在一生中都应该喝牛奶或吃奶制品。

中国居民膳食中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很低。豆类和奶制品摄入量的不足造成我国居民普遍缺钙,一般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平均只达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左右。缺钙再加上体内维生素D不足,婴幼儿中常有“方颅” “鸡胸” “O”形腿或 “X”形腿的状况发生,中老年人中发生骨折的也比较多,这就是与缺钙有关的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平均应吃奶及奶制品300克。约相当于鲜奶300克或奶粉35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喝鲜奶应该喝一袋,如果冲奶粉应该用35克左右。这样每天从奶类获得的钙就在300毫克以上,可以有效地改善钙摄入量过低的现状。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每天为学生保证300克奶及奶制品,这就为他们未来的身体健康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宜给学生食用现挤奶

有的人以为现挤奶更新鲜、更好,其实刚挤出来的牛奶是不宜食用的。

大家能买到的现挤奶往往来自城市周边散养户,这种奶源的质量较差。现挤奶容易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污染。还有“布鲁氏杆菌”,它可感染猪、牛、羊、狗等多种牲畜,引起动物的“布病”,人如果接触这些动物,也可以被它感染,引起人的“布病”。但是通过巴氏灭菌、超高温灭菌等热处理均可以杀死布鲁氏杆菌,因此没有必要直接饮用刚挤出来的牛奶。

虽然这些售卖现挤奶的散户再三强调自己的牛奶绿色环保,无添加无污染,但因为缺乏相关的监管,也不具备对所产生牛乳各项指标进行检验的能力,我们无法保证其是否在奶牛养殖中使用抗生素等其他药物,现挤奶的质量安全不能保障。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购买现挤奶,更不要给学生喝所谓的现挤奶。

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平衡膳食与营养密不可分。首先,平衡膳食能够使我们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素;其次,营养是平衡膳食的最终目标,也是平衡膳食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营养各有不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为了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我们提倡平衡膳食。

那什么是平衡膳食呢?平衡膳食是指全面均衡地满足机体营养(热能和营养素)需求的膳食,其中“全面”是指膳食中营养素种类齐全(即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各类营养素)、数量充足(即能够充分满足机体生理需要量),“均衡”是指膳食中各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的比例关系,能够有效被机体吸收利用。

那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首先,饮食行为上,应该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食物多样,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最佳。其次,食物选择上,做到以谷类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吃各种奶制品,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鱼、禽、蛋、瘦肉。再次,还要注意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最后,还要采取合理的膳食制度即把每天的食物定质、定量、定时地分配到各餐次,并采取多样的烹调方式烹饪美食。

“三个搭配”要做好

巧妙搭配和合理烹调不仅可以增加食物品种数量,还可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改善食物的口味口感。下面是三个搭配,我们要做好!

(1)粗细搭配:主食应注意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因为加工精度高的谷类,会引起人体较高的血糖应答。烹调主食时,大米可与全谷物稻米(糙米)、杂粮(燕麦、小米、荞麦、玉米等)以及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花豆等)搭配食用,传统的二米饭、豆饭、八宝粥等都是增加食物品种、实现粗细搭配的好方法。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豆类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但蛋氨酸含量较低,谷类和豆类食物搭配,可通过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生物价。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最高值为100。生物价越高,说明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率越高,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越高。

(2)荤素搭配:“荤”指动物性食物,“素”指植物性食物。动、植物性食物搭配烹调,可以在改善菜肴色、香、味的同时,提供各类营养成分,如什锦砂锅、炒杂菜等。

(3)色彩搭配:食物呈现的丰富多彩颜色能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刺激食欲,食物营养搭配上也简单可行。如什锦蔬菜,五颜六色代表了蔬菜不同植物化学物、营养素的特点,同时满足了食物种类多样化。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风险监测所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