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经济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9日
杨银娟:火电机组的安全卫士

4月26日,杨银娟在生产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徐颖摄

本报记者 徐颖 见习记者 张琪悦

4月26日上午,当记者在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渭河热电厂见到杨银娟时,她刚检查完机组设备回来。

每天一上班,杨银娟就去查看机组的监控数据、工作日志,去生产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不论寒冬还是酷暑,她坚持了24年。

1997年,杨银娟从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热电厂成为一名集控值班员。面对集控室里成百上千的各种参数和指标,以及生产现场的各种大型专业设备,杨银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搞不懂就学。”杨银娟这样给自己鼓劲。为尽快熟悉工作,她每天跟着老师傅跑现场、查系统,了解和掌握各种参数、指标;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专业书籍,研读发电机组运行理论,除了吃饭睡觉,她走路时都在背诵机组运行规程。

作为一名从基层岗位成长起来的技术人才,杨银娟深知学技术、懂技术的重要性。为此,她积极参加行业内的技能竞赛,通过技术比武、调考等实战训练,不断提高个人综合技术水平,逐渐成长为系统内知名的技术能手。

地处西咸新区核心地带的渭河热电厂,为西安、咸阳两市提供清洁能源,机组的安全运行事关民生保障。作为一名集控值班员,杨银娟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一丝不苟,处事沉着冷静,精心维护着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累计巡视设备千余台次,多次成功处理设备异常。在同事眼里,只要有她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于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精湛,2012年,杨银娟被厂里聘为发电部的运行专工,主持开展系统图、运行操作规程修编等工作。2013年,厂里成立了杨银娟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她带领技术骨干推进技术革新。

虽然可以“坐班”了,但杨银娟一有时间仍深入生产一线,逐一查系统、看设备,常常为一个阀门、一个开关的设置反复进行试验,对系统的设置缺陷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在新机组投产初期,杨银娟建议采用辅汽并入汽泵汽源,以解决因汽泵出力不足,电泵在高负荷运行时无法停运的难题,此举每小时可为企业节约厂用电3000多千瓦时;由她主导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困扰发电企业的阀门内漏问题,有效降低了原煤消耗。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先后完成了指标创优攻坚、节约酸碱消耗、降低输煤电耗等60项课题,获得39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800余万元。

24年,杨银娟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行业内的技术领军人才,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职工、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她还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之歌。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