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8日
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新期待

本报记者 郑斐 雷魏添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9年以来,强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渭河、延河、汉丹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省下大气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陕西等话题,积极展开讨论,纷纷建言献策。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自秦巴山区、汉江之滨的省政协委员、民建安康市委会主委王国库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主体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环境责无旁贷。”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我省组织2019年“清废”专项整治,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成果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开展“绿盾2019”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生态保护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王国库认为,安康着力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发展经济。他建议在产业布局、考核导向、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更多优惠的政策。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来自商洛的省政协委员、民建商洛市委会主委赵水利长期关注着“水问题”。她认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工作既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责任。

去年以来,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改进工作,深入推进河长湖长制,强化重点流域、水源地、排污口、黑臭水体、污水处理设施等专项整治;以“保好水、治差水”为重点,综合施策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大力气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赵水利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力度,夯实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和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环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依法严格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始终保持铁腕治污的高压态势。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陕西

治理沙化土地105.39万亩,完成营造林806.4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3%……这份令人瞩目的“绿色清单”向全省人民昭示着加快建设绿色三秦、美丽陕西的步伐正越走越快。

2019年,我省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积极推进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面积超过1万亩;全面落实河长湖长制,开展脱离实际造景造湖专项治理;实施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新增补充耕地17.4万亩;完成24个重点行业排污许可清理整顿试点,对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工艺改造,预计单位能耗下降2.8%。

一场“绿色行动”在三秦大地火热展开。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建设生态美丽家园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省人大代表、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表示,加快美丽陕西建设,需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尤其是要加大对黄河沿岸经济林的保护和补助力度,切实做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