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黄宗跃
精美别致的凤冠冰箱贴“一冠难求”;自带夜光效果的天宫藻井冰箱贴“供不应求”……近日,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为购买爆款文创,有人6时排长队抢购,有人甚至专程“千里奔赴”一座城。可以说,“走新”又“走心”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让历经沧桑的文物宝藏,正在以另一种形式焕发新生。
博物馆文创产品“出圈”,吸引了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同时,为博物馆带来更多流量和收入。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目前,其文创店有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唐鸳鸯莲瓣纹金碗等精美复刻品以及龙元素摆件、抱枕、毛绒玩具、趣味文具等品类繁多的文创精品。据统计,今年以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共研发文创新品182款,实现经营总收入超过5000万元。此外,河南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合作企业数量近200家,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甘肃省博物馆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为原型打造文创玩偶,截至去年底,该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达700万元……实践充分证明,作为撬动“大经济”的有力杠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不断创新升级,在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创产品走出博物馆和景区,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进一步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我们看到,目前,高质量的文创产品,都以“走心”的设计、绝佳的创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南京博物院结合馆藏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推出“小粉炉”甜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参照太阳神鸟金饰等标志性文物推出月饼礼盒……各地博物馆运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打造出一系列既符合当下审美,又具实用性、品类丰富的文创产品。这些成功的文创产品启示我们,一定要从“产品差异化”与“紧扣地域主题”上下功夫,让文创产品与所在地域发生强绑定,巧妙融入当地特色,让更多人愿意了解并探寻当地的风景、特产及人文历史。
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文创产品频出,市场上也有部分从业者因一味追求商业效果,而走进“重产品、轻文化”的怪圈,导致一些文创产品出现设计雷同、抄袭等问题。我们希望,文创产品版权方和创作者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创产品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整治文创行业乱象;消费者要自觉抵制“山寨”产品,共同维护好文创行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