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子言
社区无小事,事事关民情、连民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近年来,为方便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不断提升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西安市碑林区红专南路社区将家政嵌入社区、把大学“搬”到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幸福、更方便、更舒心。
家门口的家政服务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群众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解决吃饭问题的“小饭桌”,到分担家务劳动的“小时工”;从育养婴幼儿,到照料老年人……家政服务越来越多样化,帮助不少家庭缓解了“后顾之忧”。
6月22日中午,记者走进红专南路社区的西安宝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党军敏正与社区居民商量到其家里打扫卫生的事情。
“不论是打扫卫生、做饭,还是陪诊、取快递、陪伴聊天,只要大家有需求,我们就提供服务。只为老年人在家中能享受到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其家属放心。”党军敏说。
据了解,西安宝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于2023年底入驻红专南路社区,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监护、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等服务,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老年人的所盼所愿主要是助医、就餐和文化娱乐。为此,我们社区积极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红专南路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说。
今年3月,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在城市社区建设嵌入式民政服务设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力争到2025年,社区服务设施稳步增加,实现各类设施达到100%覆盖,基本建成与居民基本民生保障需求相适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社区民政服务设施体系,在西部发挥示范效应。
打造“艾灸小镇”
6月23日,在红专南路社区艾灸课堂学员的微信群里,社区居民李静正督促大家在家练习站桩,复习艾灸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将其引入社区具有深远的意义。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做好面向基层的中医义诊活动、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基层、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开展中医药科普巡讲等工作。
“艾灸具有‘治未病’的优势,可以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我们希望为社区的每一个家庭都培养出一位灸疗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袁青说。
“别看我们是社区的艾灸课堂,但我们的课程管理很规范。每节课都有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后还会组织班长收集学员问题,并在下一节课解答,保证大家学得会、用得上。”袁青说。
“我上艾灸课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艾灸老师把专业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切切实实地学到了很多知识。”李静告诉记者,过去参加艾灸课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两年,艾灸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现在班里三四十岁左右的学员有很多。
“我们社区的居民学了艾灸后,家里老人有一些腰腿疼痛的小毛病都可以自己解决了,甚至还有一些居民借助课堂上学习的艾灸知识在社区周边开了艾灸理疗店。未来,我们还想把社区打造成一个艾灸小镇呢!”闫中华高兴地说。
在社区里上“大学”
社区科普大学教学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是科普走进基层的有效方式。
早在2019年,红专南路社区就开办了社区科普大学。艾灸课只是该社区科普大学的一门课程。
“我们不用主动招学员,每堂课的教室都被挤得满满的,大家都是自发来学习的。”闫中华介绍,社区科普大学的课程都是按照社区居民的需求设立的。
红专南路社区开办社区科普大学后,相继开设了厨艺、艾灸、民族交响乐、合唱、书画、诗词吟唱、舞蹈等课程,上“大学”成了社区居民的新时尚。
社区不仅在日常开设各类课程,还在节日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今年端午节,我们社区举办了主题游园活动,组织居民做绿豆糕、穿汉服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了邻里情谊。”闫中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