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张梅
在秦创原建设过程中,全省各地各部门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新机制新做法,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培育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示范。
成果孵化
“一院一所一校一港”
秦创原形成了“一院一所一校一港”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院”即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探索出“三位一体(科研、中试、产业化)、股权激励、资本运作、母体控股”的发展模式,加快推动钛产业、镁合金产业、稀贵金属产业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产业提升以及成果转化落地。
“一所”即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提出“开放办所、五一融合(研究机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平台+科技空间)、国有参股、股权激励、市场机制、择机退出”的创新模式,形成了光子产业、军民融合、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多个产业集群。
“一校”即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立足“转一批、扶一程、帮一把”的“三个一”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扎实推进“三项改革”,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转化、产业化功能,贯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技术和平台三条链路。
“一港”即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汇聚创新资源、聚焦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引入金融资本,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引用
“三支队伍”促“两链”融合
通过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陕西重点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双创”队伍三支队伍,深度挖掘科转项目信息,精心策划产业链企业落地,畅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渠道,助力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变现”,进一步促进“两链”融合。
3年来,秦创原“三支队伍”总量达到4742个,比2021年增长628.42%。与此同时,陕西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及“揭榜挂帅”“赛马制”“里程碑式考核”等机制,扩大下放项目立项权、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全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放权赋能。
区域协同
“西安研发、各地制造”
秦创原加快构建全区域的协同创新体系,构筑全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整体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西安研发、各地制造”区域协同模式。
西安聚集了全省66%的高校科研院所、81%的科技创新平台、84.6%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将厚实的科教资源“家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全省大力推广“西安研发、各地制造”的区域协同模式,推动西安富集的资源与优势产业链向各市区延伸。3年来,陕西推动其他市区吸纳西安地区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532项、落地企业358家。
榆林市发挥制氢低成本和工业需氢量大的优势,加强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的合作,建成投运全省产能最高的水电解制氢装备、全球最大的煤制氢变压吸附装置项目,全力打造千亿级“中国西部氢谷”。安康市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推动毛绒玩具进行智能化改造、文创化赋能,全市已建成毛绒玩具企业826家,实现产值51.67亿元,成为全国第四大毛绒玩具生产基地。“西安研发、各地制造”模式有效驱动了区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