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拉风班组员工王润霄在进行列车拉风作业。 本报记者 李静茹摄
本报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王三合 陈向卫
“25681次列车进入站内,请做好拉风作业准备!”11月5日13时,刚刚完成当天第5趟列车的拉风作业,王润霄的对讲机再一次传来作业指令。他一把抓起小黄帽和工具,快步奔向111道。
王润霄是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车站编组场下行运转车间一班拉风班组组长。在核对作业股道、查看首位车号、确认牵引机车摘离后,他弯着腰,一手按住风管,一手缓缓打开车厢的折角塞门,“扑哧”一声,列车主风管余风排出,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拉风”是铁路特有的工种,是编组场列车解体、编组前的第一道工序,需要用双手拉动每一节车厢的拉风杆,排完制动风管、副风缸内的气体,使每节列车的制动闸瓦处于缓解状态。
今年“双节”期间,新丰镇车站民生物资保供持续高位运行,车流量明显上升,10月3日解体列车211列、编组184列,均创历史最高。
王润霄所在的班组平均每人在“双节”期间要完成580多列列车的拉风工作,作业任务重、节奏快。
“列车到达编组场,火车头开走了,但车厢还处于刹车状态,需要人工排放完制动风管、副风缸的余风,使车厢处于缓解状态,这样才能借助调车机将列车进行分解、编组,组合成一列新列车再出发。”39岁的王润霄说,他在铁路上工作了17年,由于常年在室外作业,皮肤被晒得格外黝黑。干他们这行,这个颜色的皮肤是标配。
“天越来越冷,电煤保供货物列车加密开行,一列车拉风作业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作业速度慢,就会影响其他线路以及列车的运转效率。”完成一节车厢的拉风作业,王润霄又快速走向下一节车厢,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弯腰查看车厢是否缓解到位,确保风排净、不漏排、不抱闸。
“新丰镇车站承担着陇海、宁西、太西、西康等铁路线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任务。”王润霄介绍,“一个拉风班组5个人,每个人每天要完成10列货物列车、550多节车厢的拉风作业,弯腰3000多次、摘解风管300余个、步行3万余步……”
王润霄在进行拉风作业时,养成了两个习惯——听声音判断排风情况和人工确认车厢缓解状态。这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是他从事拉风作业以来确保安全的秘诀。
“做好拉风工作,不仅身体要灵活机敏,人还得特别能吃苦。”王润霄说,“夏天,铁轨、车厢一直被烈日炙烤,股道温度有时超过60摄氏度。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我们要对每一节车厢的制动状况进行逐一检查,甚至趴在车底下查看,不能有丝毫疏忽。”
王润霄到达25681次列车111道开始拉风作业前,一边查看调车作业计划,一边用对讲机联系驼峰楼上的工作人员。
“驼峰楼,111道拉风作业,1号。”
“1号,111道可以进行拉风作业。”
王润霄缓缓打开车厢折角塞门,放出25681次列车主风管余风。随后,他半蹲着身子,握住拉风杆往后猛地一拉,“扑哧”一声,副风缸里的大量气体被排出。大约5秒钟后,他熟练地捡起股道里的石子卡住拉风杆,彻底排净副风缸里的余风。
接着,王润霄快速走到下一节车厢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弯腰、摘风管、拉风杆、卡石子……确保风排净、不漏排、不抱闸。
全车拉风作业结束,王润霄沿着原路返回,进行复检。“复检是拉风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查看制动闸瓦是否缓解到位、提钩杆有无铁丝捆绑。遇到没有缓解的车厢,我们必须再次拉动拉风杆,使每节车厢完全处于缓解状态,以免出现安全隐患。”王润霄说。
反复弯腰检查每一节车厢,并“打掉”第一次拉风时所卡的石子,遇到没有彻底缓解到位的车厢,王润霄还要进行“特殊”处理——使出全身气力对着制动软管吹气,缓解制动闸瓦。
13时51分,从列车一端走到另一端,王润霄回到25681次列车首位,用粉笔写上“风完,1场1班1号”字样。
至此,一列货物列车的拉风工作就完成了。
短暂休息后,王润霄起身前往另一列货物列车,开始新一轮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