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马晓宇
每周一晚上七点,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专业课教室内就会传出刻刀与木板的碰撞声,这是师生们正在进行临刻创作。
近日,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西安美院充分利用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资源,由版画系策划推出“薪火相传——经典木刻名作”临刻展览活动,选取了100张以新兴木刻和解放区木刻为主的经典作品,供师生在临摹刻制中感悟红色精神。
“收到系里通知说要举办临刻展,我便第一个报名。”学生党员黄子仪说,“我一眼就看中了苏光的作品《耕田》,我觉得共产党人就像作品中辛勤工作的老黄牛一样,吃苦在前,默默付出。”
为了加深对作品创作背景的理解,黄子仪查阅了大量关于南泥湾大生产的历史资料。“当时,在缺乏生产工具的条件下,战士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新时代,我们青年学子要重温南泥湾故事,不忘南泥湾精神,将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周韦华介绍:“此次活动素材来源于抗战时期刊物上有代表性的木刻作品,包含了古元、刘蒙天、刘旷等著名版画家的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斗的革命场景,让学生透过这些生动的画面,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厚植爱国情怀。”
学生夏舒浩临刻的作品是刘铁华的《骆驼为八路军运军粮》。她说:“画面中骆驼队驮着军粮走在沙漠上,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群众支持共产党、支持革命斗争的决心,体现着军民鱼水情。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很荣幸能参与这次临刻展,表达对党的崇敬之情。”
版画系主任许欲晓教授表示,为了让这次活动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活动前期进行了大量准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师生们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这是艺术创作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用主题创作学党史这一新方式,进一步将思政育人落到实处,让师生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