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甘甜
“论点可以再凝练一些。”“把咱们讲的分析方法用在你选择工作单位上试试看。”……3月30日22时许,夜色已深,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7层副院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教授王伟还在给研究生指导论文,了解学生对工作的想法。“我得给学生多讲讲。临近毕业,他们很需要老师的指导。”谈起学生,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1994年,蒙古族学生王伟从祖国边疆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求学,得到了悉心教导和培育。毕业留校后,她埋头科研、潜心教书,如今已成长为学校科研教学的骨干,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
以科研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我们学院学科多,要在科研上实现重大突破,促进融合发展十分重要。”王伟说,出于这样的考虑,分管学院科研工作后,她着力推动跨学科交流合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提法,引起了王伟的注意。经过仔细研读思考,她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需要哲学、社会学、文学、设计学等不同学科开展研究。
确定研究方向后,王伟积极联系省民宗委,了解理论政策,交流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撰写智库报告……王伟与同事们付出了大量智慧和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提交的调研报告荣获2019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撰写的两篇智库报告提交国家民委后被采纳。
去年10月,在学校党委统战部推荐和学院支持下,王伟赴京参加全国民族研究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其间,她向学校党委统战部和学院提议:申报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更有力地推动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团结进步。经过积极准备和不懈努力,去年底,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我们要依托这个基地,集中科研力量,发挥不同学科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研究,形成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智库报告。”王伟说。
做西迁精神新传人
“祝你生日快乐,妈妈!”2019年的生日,王伟在工作场地接到儿子赶来送给她的祝福,十分难忘。
这年暑假,她负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6000多平方米物理空间的二次装修和办公家具进场安装工作。8月6日,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王伟搬进了创新港学生宿舍,一直没有回家。8月14日是她的生日,家人特地赶来创新港为她庆祝。吹蜡烛、吃蛋糕,家人的盈盈笑脸和真情祝福,让她忘记了疲惫。
谈起创新港的工作,王伟坦言,她深知责任重大,也有过犹豫,但是从投入工作的那一刻起,她就放下了所有顾虑,一心只想按期完成任务,为创新港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每天一早一晚,王伟都按计划、按节点梳理查看任务完成情况,出现问题一个也不放过。时值酷暑,施工现场闷热难耐,汗水一遍遍湿透衣服,但她从不抱怨。
如今,学院大部分研究生已经在创新港愉快地学习生活。对此,王伟感慨不已:“正是一代代交大人薪火相传,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学校一分子,能够亲身参与创新港建设,做西迁精神新传人,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我感到十分荣幸。”
不忘初心培育栋梁
“老师,刚才那个问题能不能这样理解……”3月31日晚,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课程结束后,几位学生围在王伟身旁,就课堂上的内容继续请教。
“虽然走上管理岗位,但王伟在授课上一点也不懈怠,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她的课。”学院党委书记许佳辉说。
作为哲学系教师,王伟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善于启发学生们的思维,鼓励大家在课堂上展开交流讨论,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王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2008级哲学系本科生、毕业后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张笑说,王伟曾是她的班主任,在学业、就业上都使她获益良多。
哲学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如何扩大学生就业面,让他们更受用人单位欢迎?王伟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尤为重要。为此,她曾在学校崇实书院兼任学业导师,为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一干就是7年。“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看到他们在各行各业实现人生价值,是老师最开心的事。”王伟说。
在西安交通大学,王伟已度过20多个春秋。回顾自己的经历,她感慨,自己的成长与成才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组织的信任。她说,会继续砥砺奋进,与同事们一起,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材,为社会发展提供更扎实的研究成果,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学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