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旭佳 陈宏江
3月24日,延安阳光明媚,这片革命圣地一如既往散发着令人向往的魅力。
屹立于延安城中心的清凉山,隔延河与宝塔山相望,默默诉说着那段激昂澎湃的岁月。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中共七大时,陈毅同志所作的盛赞延安的一首诗。
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十三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有志青年从四面八方奔向延安,只为在黑暗的世界中追寻理想与信仰的光芒。也是在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边区群众报社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都在清凉山办公,通过一张张报纸、一声声电讯号,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全中国乃至世界。
这里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新闻山”。
“笔和枪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20世纪3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党中央缔造了英勇的人民武装队伍,也建立起一支精悍的新闻宣传队伍。”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金林告诉记者。
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陕西日报》的前身)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边区群众报》采取油印、石印、铅印等多种方式出版,成为当时陕甘宁边区唯一坚持出版的党报。
“老一辈新闻人在潮湿的洞穴里创办通讯社,建立广播站、发行报纸刊物,在艰难的环境中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战斗士气,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刘金林说。
延安是革命的熔炉,更是新闻工作者的熔炉。
菲律宾华侨王唯真,带着父亲“决不能因为‘舐犊之爱’而忘了我们的民族意识”的教诲来到延安,先后在新华社译电科、广播科担任译电和编辑工作;日本共产党员原清志,在中国进步留学青年的影响下来到延安,担任日语播音员,成为中国对外广播第一人,她用切身经历向日军传送着反战的声音,对瓦解敌军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的延安,犹如一座灯塔,召唤着无数有志青年。
“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叶邦瑾、宋大可、谢文耀……无数新闻战线的精英,与千千万万革命者一样,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英勇献身。”工作5年以来,每每讲起他们的事迹,延安新闻纪念馆讲解员惠文学总是深受感动。
在清凉山下延安新闻纪念馆序厅中央的石基上,镌刻着1942年毛泽东同志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新闻人的初心和艰苦奋斗的历程。马兰纸、手摇马达、麻油灯……展馆通过大量文物、珍贵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等,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缺衣少食、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条件下新闻工作的场景。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为革命文物注入可持续的生命力,是延安新闻纪念馆文物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依托“新闻山”的红色资源,延安新闻纪念馆通过开设专题课程“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体验教学“红色体育”、现场教学“窑洞无声 精神永存”等,围绕新闻、出版、影视等行业特色,把革命旧址打造成生动课堂,让学员在互动中感悟历史,真正让历史照进现实,让革命的薪火燃烧不息。
“在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利用窑洞和石窟传播红色文化、展示革命文物,已为近100家培训学院、研学机构、旅行社等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提供平台。”刘金林告诉记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今延安新闻纪念馆正通过进一步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让红色基因绽放时代光芒。
“正是清凉山上的红色新闻人,见证和记录了那段光辉的历程。作为一名工作、生活在延安的新闻工作者,我经常会来到清凉山,在红色新闻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老一代新闻人的事迹中校准自己的方向,时刻要求自己连天线接地气,当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前来参观的延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彦说。
清凉山山壁上,“万众瞩目清凉山”七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