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程刚 李羽佳
开栏语
近日,省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将路生梅、张雷威、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命名为陕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长期以来,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2月20日,省委办公厅印发文件,在全省开展向“三秦楷模”学习的活动。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学习“三秦楷模”——崇尚先进 学习先进 争当先进》专栏,连续刊发“三秦楷模”的先进事迹。全省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月28日,榆林落雪了。
雪簌簌飘落,冻得人直想往屋里钻。路生梅望了望远山的积雪,说:“当年我到佳县的时候,这片黄土地就这么静静地被雪覆盖着。”
那个冬天格外冷
1968年12月5日,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带着装满棉裤、棉袄、棉手套、棉鞋和书籍的大箱子,独自一人踏上西行的路。目的地是榆林佳县。
路生梅此前从没出过远门。榆林是哪里?佳县又在哪儿?她只记得,毕业前宣布分配去向时,念她名字和单位的工作人员特意补充了一句:“佳县挨着黄河,可以吃大鲤鱼。”
3天后,当换乘的卡车逐渐驶入榆林,看到萧瑟的黄土高原上铺满皑皑白雪,路生梅心中的憧憬和一路的兴奋渐渐消失。生于1944年1月的路生梅不怕寒冷,出生时屋檐下的梅花还在枝头上绽放。她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热情满怀地想在艰苦的环境中盛放。但初到佳县,她只觉得“那个冬天格外冷”。
1975年以前,佳县只有三条街,佳县人民医院就在其中一条街边的小巷里。通往医院的小路边都是荒地,还散落着不少坟头。医院设在一孔墙皮部分脱落的窑洞里。路生梅形容,那就是“一个乡镇卫生院的规模”。
原佳县人民医院院长楚留安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末,佳县人民医院几乎没有医疗条件可言,全医院只有4个医生、2个护士。”当时的路生梅不但是佳县,而且是榆林地区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隆冬早晨,我拎着小包,走过窄窄的街道,进入佳县人民医院大门,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度过40余年的日子。我不是来往过客,而成了这里的子民!”路生梅在文章《我的人生历程》中这样回忆。
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路生梅是家里的老小,出生在四合院的她一直品学兼优,还曾作为优秀儿童代表给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捧花致敬。“苦”在路生梅的概念里,就是下乡收麦子、假期里勤工俭学、建校时帮着推独轮车。
但在佳县,苦是衣食住行,是生活点滴。
初到佳县第一晚,路生梅就被安排进窑洞里的宿舍。路生梅没有住过窑洞,更不会生火炉子。起初,她只要一点火,屋里就烟雾缭绕,炉子里却不见火苗往上冒。折腾几回后,她干脆不再生火,晚上就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睡觉。“佳县人实在,后来有同事、老乡发现我不会生炉子,就来帮我生,每天都来。我这才慢慢学会,不再挨冻。”当地人悉心的关照,让初来乍到的路生梅倍感温暖。
佳县县城三面环水,却又异常缺水。那个年代,居民用水都得下山肩挑或用毛驴车拉,取上来的水也是浑浊的黄河水。就是这样的水,医院的职工每人每天也只能分到一瓢。为了节约用水,路生梅和同事把水合起来用,一瓢水用来喝,另一瓢水用来洗漱,洗衣服就步行3公里到山下的河里去洗。
最初几年里,医院实行“半医半工”,有时大家天不亮就起床去修梯田、修公路。“这些活都是要扛铁锨的,拿不动也得干,不会干就跟着人家学。”身高不到1.6米的路生梅本就瘦弱娇小,下午收工后还得接着值夜班。有一次,在路生梅连续值班的第7个晚上,医院来了一个肠梗阻的病人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手术是在汽灯下进行的。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后,病人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整整昏睡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
坚持不住时,路生梅就深夜在被窝里偷偷地哭。艰难的生活、艰苦的工作,加上思乡之苦,曾让她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半个世纪的坚守
大家总在问路生梅:“在佳县的这50多年,你觉得苦不苦?”路生梅每一次都认真地回答:“国家安排我到这里,我就本本分分干好,不去想苦不苦,只埋头往下走。”1968年,和路生梅一起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的160多名同学,都被分配到了祖国各地,他们中间不少人去了离北京更远、条件更为艰苦的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路生梅说:“和他们相比,我所到的佳县不能算是苦地方。”
1972年的冬天,在丈夫的绥德农村老家,生完孩子仅35天的路生梅,就从婆家步行出发,沿着无定河走了10余里的蜿蜒土路,到县城汽车站附近住下,只为赶上第二天6时第一班开往佳县的班车。因为要回到佳县工作,还没断奶的儿子被她狠心丢在婆家,再次见面已是半年之后,那还是因为儿子得了重病。
时至今日,路生梅对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仍无怨无悔。正如名字中那个“梅”字,越经历寒风霜雪,她越绽放得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