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中陕西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魏瑜利用竹起为粘连在一起的古籍分页。
魏瑜在无影灯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魏瑜用镊子仔细剔除补纸边缘。
5月7日,残缺的古籍已完成初步修复。
本报记者 赵晨文/图
5月7日的西安,雨从早晨开始就下个不停。但有些事,还是值得风雨无阻跑一趟。
穿过陕西省图书馆几条长长的走廊后,一块写着“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的牌子出现在眼前。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已经从事了11年古籍修复的魏瑜坐在一张比普通办公桌略大的桌前,调整着无影灯的角度,准备开始当天的工作。
即便已经从事了多年的古籍修复工作,但当一页破损的古籍残片拿到手时,魏瑜也不敢有丝毫马虎。“我今天要修复的这页纸破损程度不高,应该可以很快完成。”说完这句话,她屏气凝神,用细小的镊子捏住几平方毫米的小纸片,再用毛笔尖仔细地刷上特别熬制的糨糊,小心翼翼地贴在书页的残破处。
魏瑜手里的“这页纸”,来自被称为陕西省图书馆一大“镇馆之宝”的《古今图书集成》。这套清朝雍正年间编撰印刷的善本共分5020册,陕西省图书馆藏有4652册,因为年代久远,普遍存在老化、破损、霉污等问题。
2015年,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开始着手对《古今图书集成》展开修复工作。“我们小组的4名成员在前几年已经把破损最严重的200多册修复完,这两年修复剩下的一些相对保存较好的,争取今年把4652册全部修复。”魏瑜说。
修复古籍是个慢活儿,最重要的就是心静,但同时,这也是一场快与慢的交锋。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居让说:“目前,陕西省图书馆藏有古籍超过32万册,大量古籍属珍贵文物,岁月的痕迹使这些古籍极度脆弱,亟待抢救,古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