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0日
构建应急物资社会化保障机制

雷晓康

应急物资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资,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应急物资保障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应急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必要条件。但从应急工作实际状况看,随着此次疫情不断扩大,部分疫情防控所需的应急物资,如: N95口罩、红外线测温仪、防护服、消毒设备、护目镜等均出现一定程度短缺现象,尤其是重点医院的防疫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影响了救治工作的开展。政府应当发挥其行政职能,在保证自身有效供应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协调管理,保证应急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一、政府应提升自身应急物资保障水平

首先,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要求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和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储备的应急物资能在第一时间保障应急工作的开展。

其次,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应及时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预判,对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的物资数量和种类进行预测,提前做好物资筹集储备,以防止应急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物资短缺造成巨大损失。

另外,在充分了解物资需求的基础上,政府应对现有的储备物资数量与种类与实际应急工作的物资需求进行匹配,整合现有的应急物资,结合突发事件特点设计出最为有效的调用保障机制。在对政府储备物资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找到当前物资缺口,积极利用市场、社会力量实现供需匹配。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合理规划物资配置,对物资需求紧急程度高、需求量大的单位、地区应保证优先供给,防止物资的无效配置。例如此次疫情中武汉市以及各省市重点接收医院,要优先配备充足的物资,以保证其良好的救治能力,确保物资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二、政府应重视市场物资保障作用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特大突发事件所需要的物资数量是巨大的,政府单一储备能力有限,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物资(如特殊医疗药物、特定的疫苗等),保质期较短的物资(如食物、水等)储备较为困难。因此,市场中流动的大量物资就成为重要的物资保障来源。各级政府在平时就应结合区域实际充分了解本区域内企业的生产情况,在对所需应急物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代储企业并签订代储协议,建立稳定有效的政企合作储备机制。

政府还要广泛利用市场资源,制定应急物资市场供应商联系手册,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组织进行原材料采购和物资生产,并在此过程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物资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对这些参与应急物资保障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现金补贴、税收优惠减免、项目扶持等,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此外,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督,防止部分企业利用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大发国难财。例如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一些企业就利用口罩供不应求的现状,大量生产出售劣质口罩,导致社会公众利益严重受损。政府应对此类企业严查严惩,使其违法成本远高于其所获利益,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三、政府应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一方面,要提升社会应急物资储备意识。政府应加强应急宣传与教育,出台针对各类组织以及公民家庭的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使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物资的使用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做到自救,发挥社会应急物资的自我保障能力。另外,政府还应对社会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做到官方信息的及时公开,防止社会产生恐慌情绪,出现类似此次疫情中公众对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的哄抢现象,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也使真正需要应急物资的医务人员物资难以保障。

另一方面,要增强社会应急物资筹集能力。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应急物资社会慈善捐助的中坚力量。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应急物资的社会捐赠积极性和捐赠效果。因此,政府应积极培育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组织,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扶植和资金帮助,提升其物资保障能力和水平。同时,社会组织在组织开展应急物资社会募捐活动时,政府应对其加强监督,保证受捐物资来源、数量、种类、用途等信息及时公开,严惩私自截留、调运物资的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和社会慈善组织的信任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社会捐赠意愿。

四、政府应建立社会化储备协调机制

第一,政府应完善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制度。首先,政府应对各部门的储备职责加以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在这四大类之下还可细分为多个小类,每一类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种类不同,负责储备应急物资的政府部门也不同。因此,政府应确定政府内部各部门的应急物资保障责任,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使部门间配合更加协调有序。其次,应急物资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其保障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应承担起应急物资分类的责任。各级政府应按照地区实际要求,为各类应急物资选择合适的储备主体,并制定相关的协调保障制度,将其编入地区各类应急工作预案之中,以实现规范政府物资保障管理,主导各主体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完善物资保障体系,优化物资保障结构的目的。

第二,政府应构建应急物资社会化保障平台。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中的各类参与主体都有其信息优势,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就难以整合信息优势,实现各主体间的高效配合。互联网技术为多主体间的信息沟通提供了平台支撑。例如此次工信部建设的“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就具备了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重点应急物资的功能。因此,政府应在储备物资和储备主体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的应急物资社会化保障平台,将各类储备主体纳入平台之中,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作者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