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杨龙兴(右二)和战友检测运动目标射击靶。 本报记者 秦骥摄
本报记者 秦骥 通讯员 肖志慧
7月15日,夏日的训练场上,武警渭南支队某中队官兵正围在一台运动目标射击靶周围跃跃欲试。
“开始射击!”随着口令喊出,运动目标射击靶上的气球应声而破。作为运动目标射击靶研制者,武警渭南支队某中队战士杨龙兴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武警渭南支队某中队,一提到杨龙兴的名字,大家都会脱口而出“手工杨”“万能杨”的绰号,说的就是杨龙兴手上的功夫。杨龙兴的多项小发明,解决了中队训练、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是战友们公认的“发明家”。
其实,杨龙兴并不是科班出身。入伍前,他是一名叉车司机,跟发明“八竿子打不着”,之所以“转行”搞起发明,是源于中队的训练需求。
运动射击虽然是战士们的选训课目,但紧贴任务实际。因中队场地有限,日常只能通过固定靶进行训练,没法进行运动目标射击。为提升射击训练效果,武警渭南支队某中队指导员王峰召集队里的骨干开会讨论,想要制作出一台能满足中队训练需求的运动目标射击靶。
“我来试试吧。”杨龙兴主动请缨。这让王峰感到十分惊喜。这个“00后”小伙子平日里虽然话不多,但做事很有耐心。不过,还没来得及开工,杨龙兴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中队场地小、器材少,没有办法满足训练大纲对这个课目的场地设置要求。
一连几天,杨龙兴彻夜难眠。一天晚上,他突然想起王峰给自己讲过的一段军校往事。
那是王峰刚上军校后的第一次考核,因为射击课目不及格,他接连好几天都没心思训练。3天后,队长就“找上门”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缩小20倍的胸环靶。自那次谈心后,王峰重燃信心,利用队长送给自己的“迷你”胸环靶,每天在宿舍练手,终于在两个星期后的补考中拿到了优秀成绩。
中队训练场虽小,但比寝室大多了,怎么就练不成?只要同比例缩小大纲上要求的运动靶,就可以在中队训练场训练了。想到这里,杨龙兴劲头十足。
在弄懂运动目标射击条件同比例缩小的原理后,杨龙兴开始了自己的发明之路。他购买了大量书籍、设备,利用空暇时间仔细钻研训练大纲要求,查阅资料文章,寻找专业视频进行自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杨龙兴不放过任何一个实践的机会。从换灯泡到修油烟机、从焊接架子到装空调……中队只要有活,杨龙兴总是第一个抢着干,他总是说:“干得多了,自然就都会了。”
从技术“小白”到熟悉掌握手工切割、焊接等技术,杨龙兴逐渐成长为中队里不可或缺的“四小工”。中队里大大小小的维修他都能搞定,甚至比外面专业的工人干得都好,还为中队节约了不少经费。
有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杨龙兴开始了运动目标射击靶的图纸设计工作。可没多久,杨龙兴就又遇到了瓶颈——要想设计出更贴近大纲的运动靶,就必须突破远程遥控电机做动力带动靶子运动的难题,运动速度也要能够调节可控,否则就无法达到与大纲要求一致的效果。
杨龙兴又一次从零开始。历经2个月的攻坚克难,杨龙兴终于啃下了无线遥控模块和电机工作原理这块“硬骨头”,设计出运动目标射击靶初步的图纸。
之后,杨龙兴利用中队有限的材料资源,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再修改,近百次的打磨改进,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合格的运动目标射击靶,经过多次调试后,机械运行逐步顺畅。
完美契合场地,而且训练效果与实际大纲要求一致。经过王峰和队内训练尖子的检验后,运动目标射击靶正式投入使用。
有了运动目标射击靶后,战士们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对于下次射击比武,个个都信心十足。看到大家跃跃欲试,杨龙兴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制作分季节使用的睡具便携包,方便士兵雨中行进;创新制作夜间射击遥控照明灯,方便战士夜间训练;发明监墙应用射击靶,模拟四种突发情况提升训练效果;制作花坛遮阳网,防止营区花草被暴晒;升级双层烧烤架,提升官兵伙食质量……如今,制作发明已成为杨龙兴的生活新乐趣。
“是军营给了我大胆创新、施展才华的舞台。”杨龙兴笑着说。在各种“小创新”“小发明”的“加持”下,中队训练成绩显著提升,并被评为“四铁”先进中队。杨龙兴也在2020年荣立三等功,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四有”优秀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