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郭妍 通讯员 赵启娟 许启军
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学做菜、修理家电……这些都将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里的劳动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记者走进安康市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了解他们的劳动教育课。
6月6日下午,在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厨房的洗手池旁,同学们正在清洗蔬菜。
“这个西红柿长得好,又大又红,肯定特别甜。”孩子们边洗菜边讨论。清洗完蔬菜,他们卷起袖子,戴上厨师帽,系上围裙,准备大显身手。
“我负责切西红柿,你们负责打鸡蛋,你有经验你来炒吧!”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打鸡蛋,油烧热,倒蛋液,翻炒,放调料,不一会儿,一盘色泽鲜亮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
品尝着自己亲手炒的菜,六年级1班的梁馨月同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开心地说:“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我非常支持学校开设这样的劳动课。”学生家长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还有农忙假,麦子成熟时帮父母收割麦子。现在的孩子很难有这些锻炼机会,感谢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劳动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教育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努力让劳动教育课有声有色。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劳动教育课,引导学生进行劳动知识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在防灾减灾演练、手工技艺体验等生存生活劳动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能力;在农业体验、园艺技术、活字印刷、趣味科学等生产性劳动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的能力;在餐厅帮厨、工具清洗整理、场馆清扫、校园美化等服务性劳动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学校还将带领学生走进农村、走进工厂,体验劳动生产的过程,将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教育动态化、科学化。
在6月9日下午的劳动教育课中,四至六年级的孩子们以班为单位,和面、揉面、擀面、包馅,一次馄饨制作就完成了。一名六年级的男生表示,学会了做饭之后,觉得妈妈每天也挺辛苦,自己以后会自觉分担家务活。
“孩子学习劳动后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更懂得感恩了,我们既欣慰又感动!”梁馨月同学的妈妈感慨地说。
2021年9月,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印发了家校协同育人手册,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了劳动等综合实践作业清单,列出了相应年龄段孩子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并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以此引导家长在孩子放学后科学规划时间,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老师利用班级钉钉群等,及时对学生劳动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进行表彰鼓励,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劳动的意识。这也意味着,劳动教育课不仅由老师课堂执教,还需要家长课后辅导。
落实落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标准,学校肩负着重任。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上好劳动教育启蒙课,把劳动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