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以高质量项目夯实转型发展的产业支撑
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杨军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培育成长性企业,发展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本次关中观摩的重点项目铜川凯立稀贵金属催化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所处的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以“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聚焦光电子、现代新型建材、新材料主导产业,夯实重点产业链长制,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三大主导产业已初显雏形。一是光电子产业,形成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原料制备、封测到芯片集成应用的完整光电子产业链条,并纳入全省光子产业链“一体两翼”总体布局。二是现代新型建材,以陕建铜川绿色建筑产业智造示范园为引领,打造资源共有共享的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园区新型建材企业联盟,整合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建材产业现代化发展。三是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锂电池核心材料等领域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推动铜川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本报记者 杨鹏)
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屈晓娟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做实成势。本次渭南观摩的重点项目,充分体现了高质量项目在推动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以重大项目平台为载体,打造产业要素集聚“引力场”。渭南市三个观摩项目充分发挥了产业要素集聚功能,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各类要素的聚集,实现产业创新要素在时空上的优化配置,从而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融合。
二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此次观摩的三个项目能够为民用航空产业、筑路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半导体测试提供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并且通过多种创新要素的重组、整合,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有利于形成更综合、更强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渭南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提升区域创新效能。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此次观摩的三个项目分别在重点攻关半导体测试中的“卡脖子”难题、提高区域航空装备和先进制造业配套水平、促进渭南装备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等提升区域创新效能方面的推动作用明显。(本报记者 梁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