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郭妍 通讯员 冯诗雯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24日上午,榆林市吴堡县郭家腰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热火朝天地采摘自己种下的小青菜,体验丰收的喜悦。
虽说这些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菜园对他们来说不是稀罕物,但真正了解农作物并参与种植的孩子并不多。因为缺乏对劳动艰辛的体会,有些学生在学校吃饭时存在挑食浪费的现象。为此,学校专门在校外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自己种植农作物,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刚开始锄地时,有的同学好奇地问:“为什么种菜之前一定要锄地呢?”郭家腰小学校长白宝旺耐心地解释道:“如果土地很硬,根扎不进去,菜就长不好。”
在课后服务时间,同学们个个化身“小农夫”,卷起袖子,浇水施肥,除虫拔草。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条件,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和食物的来之不易。劳动实践之后,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很多孩子开始吃起之前不喜欢的胡萝卜、芹菜、西葫芦等蔬菜。
同学们将学校的“菜园”看作“乐园”,在种植过程中充分体会劳动的快乐与幸福。在“双减”背景下,实施好劳动教育,是为孩子成长赋能,也是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赋能。
通过劳动教育,郭家腰小学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他们实现知行合一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