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8日
安康市汉滨区:推动粮油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本报记者 陈嘉

在安康市汉滨区大河镇先锋社区,有一片位于河谷地带的平整开阔地,这是镇上的水稻核心种植区。初夏时节,500亩稻田上方无人机正在喷洒作业,小型耕耙机也齐上阵来。村民陈永文一边熟练地在手机上操作,一边拭去额头细密的汗珠。

“我在这个水稻种植基地务工,每天能挣80元,还能学好多新技术。”陈永文说。

大河镇党委书记刘长平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对水稻种植在品种、地块、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购上进行统一安排,全镇3500亩水稻实现全链条提质增效。此外,我们翻新了1000亩地专门进行玉米套种。”

大河镇所在的汉滨区北部山区,曾经孕育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这片红色沃土素有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传统,被誉为“北山粮仓”。近年来,大河镇通过“经营主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农户牢牢嵌在产业链上,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实现了农民稳步增收。

与大河镇同处北部山区的紫荆镇,也是北山粮仓重点镇之一。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向大山深处驶去,记者看到沿途的油菜迎来了采收期。

“目前,全镇种植油菜4810亩、粮食1.52万亩,预计今年油菜产量739吨、粮食产量4182吨。”紫荆镇党委书记洪江说。

35岁的荆河村村民陈德荣,经营着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地里忙碌,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今年,我们村流转了30户农民的土地进行套种生产,目前已经有300亩种上了玉米,半个月后就可以点大豆了。”陈德荣告诉记者。

鲁正友是荆河村的种粮户。他不仅把自家的5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合作社的粮食基地里干得劲头十足。

“村干部从年初就给我们宣传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我改种玉米套大豆,算了算每亩能增收700元,还有农业奖补等政策的支持。”鲁正友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今年,汉滨区出台了《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奖扶办法》。其中,针对北山粮仓优质米基地专项支持300万元;稻油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100亩以上,每亩奖扶200元;利用已治理撂荒地种植夏秋两季粮油菜30亩以上,每亩奖扶200元,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全区围绕粮食生产‘土、水、肥、种、管、收’等关键环节,实施宜机化和配套设施改造提升,鼓励引导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粮油作物,累计培育规模化粮油种植经营主体300余家。到2024年,全区将全面建成稻渔油规模化经营核心示范区1.6万亩、稻油辐射带动区3.3万亩、两轮三作产能提升区9万亩,大幅提高粮油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汉滨区委书记范传斌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