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30日
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航天四院和航天六院首次成功“跨界”合作

本报讯 (记者 沈谦)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火箭成功发射,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首次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以下简称航天四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捆绑使用”,标志着航天四院和航天六院首次成功实现“跨界”合作。

航天六院为长征六号改火箭配套了芯一级、芯二级动力系统及一套辅助动力系统。芯一级动力系统由2台推力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组成;芯二级动力系统由一台推力18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组成;辅助动力系统由18台推力分别为200N和40N的姿态控制发动机组成,在飞行过程中为火箭二级提供滚动力矩,同时在卫星分离前提供俯仰、偏航和滚动冲量,确保卫星更高精度入轨。

航天四院研制的4个固体发动机,捆绑在长征六号改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四周。这4个固体发动机,推力可达120吨。

长征六号改火箭首次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领域固液发动机的“跨界”合作,突破了固体助推器捆绑与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了液体发动机性能高、工作时间长和固体发动机推力大、使用维护简单的综合优势,从而实现火箭可靠性更高、性价比更优。同时,依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长征六号改火箭可实现14天快速发射,满足中低轨道卫星高密度发射需求。

为保证此次发射任务万无一失,火箭芯一级动力系统设置“智能”健康诊断系统。“点火”指令下达后,芯一级动力系统液体发动机先点火,健康诊断系统进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非正常突发状况,健康诊断系统将立刻作出判断,实施自动紧急关机,同时助推的固体发动机将不再点火。此外,长征六号改火箭在国内首次采用伺服系统在线故障诊断与自适应重构技术,火箭飞行过程中,当某台伺服机构出现故障时,智能“大脑”会根据自我诊断后的结果,重新进行计算并分配控制指令,实现火箭飞行的智能控制。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