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8日
有了这些“眼睛” 野生大熊猫在干什么实时可见

3月1日下午,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视频智慧化监测系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画面。 本报通讯员 曹庆提供

本报讯 (记者 田芳昕 通讯员 曹庆)“这是今年春节以来,我们通过‘眼睛’第6次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野生大熊猫了!”3月14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据中心副主任朱大鹏在接受采访时说。

朱大鹏口中的“眼睛”,是2017年开始陆续落地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监测项目》中的视频智慧化监测系统,主要用于保护区内重点物种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待该系统完全建成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设在保护区管理局的终端服务器或手机APP,实时监测和识别辖区内重点监测的野生动物以及森林植被变化。据了解,该系统已于去年年底在部分点位实现实时监测功能,有望今年在全区内普及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镜头了解山上发生了什么。”朱大鹏一边介绍,一边展示了几段该系统近期拍摄到的保护区内光头山点位的画面。

记者看到,在2月23日凌晨的一段视频中,雪花不停地拍打着镜头,一只大熊猫逆着风雪,昂首阔步地走向远处,像一位雪中的“独行侠”。

在3月1日下午的一段视频中,天气放晴,一只大熊猫踏着积雪,扭着屁股缓慢地走着,圆滚滚的背影逐渐消失在镜头里,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

“正是因为有这些隐藏在森林中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动物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朱大鹏说,“目前,保护区内共有86只‘眼睛’,可以保证我们随时观测保护区内的情况。”

目前,这套视频智慧化监测系统被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为“佛坪监测Ver.3.0”。在此之前,该保护区经历了巡护员徒步监测38条固定样线的“佛坪监测Ver.1.0”阶段和借助红外相机技术监测的“佛坪监测Ver.2.0”阶段。

相较前两个阶段,“佛坪监测Ver.3.0”极大地提升了监测工作的便捷性、全面性和及时性,让保护区的资源动态监测向智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佛坪监测Ver.3.0’服务器还需继续优化,目前已实现对大熊猫、金丝猴、金钱豹和扭角羚等大型重点保护物种的识别,但仍有更多物种等待被‘眼睛’发现并监测。”朱大鹏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