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刘居星
1月7日10时,周建莉与同伴抬着两筐西兰花走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劳动育人实践基地。“今年的大棚菜长得真好啊!”她边走边说。今天的两筐西兰花是给学生一餐厅送的,在就餐系统里,有24名学生点了蒜蓉西兰花,周建莉要在10时前采摘完并送到食堂师傅手中。
从餐厅出来,周建莉填写了消毒水配比记录,帮穿着防护服的同伴背好喷雾枪。她是陕西宜嘉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名经理,种植和采摘蔬菜是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宜嘉物业党建联建联合育人的内容之一。双方每个月都要开展一次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这里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他们从学校走进田间地头,可以在实践中提升劳动技能。要不是疫情影响,这会儿正是他们上课的时间。”周建莉说,“大棚里种植的青菜、油麦菜、西兰花正处在采摘季,正好补充了学校食堂蔬菜的供给,丰富了师生的‘菜篮子’。”
疫情中,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企业党员纷纷请缨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在写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请战书上按下手印,并承诺“确保24小时在岗,听党指挥,随叫随到”。“既然是‘校企共建’‘党建联建’,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守护学生。”周建莉坚定地说。
近年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党建联合育人基地,形成大融合、大团结、大创新的“大保障”体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