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2年01月06日
记者手记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杨露雅

秦腔作为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博采众长,反映了西北地区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以其深厚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陕西是秦腔的发祥地,群众基础深厚。相去二三里,村里放的是秦腔;田畔道路旁,秦人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邻里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台演的是秦腔。所谓“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正是秦腔影响广泛的真实写照。从易俗社的百年沧桑、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光辉岁月到三大秦班两次进京的献礼演出,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秦腔的赓续传承发展,秦腔艺术一路走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展现出新的生机,不断满足着人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进入新时代,陕西广大秦腔艺术工作者积极挖掘秦腔艺术中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陕西拥有各类秦腔艺术团体173个、秦腔艺术人才426名,可上演的秦腔传统剧目达4255个。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外国朋友喜欢上听秦腔、唱秦腔。秦腔是陕西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戏曲的支持力度,为戏曲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并给予政策支持。2016年以来,陕西先后出台《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支持秦腔艺术发展的报告》,发布《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让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为秦腔艺术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信《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施行后,全省广大秦腔艺术工作者必将创作出更多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让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