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杨小玲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各社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为特殊困难群体撑起疫情防控“防护伞”,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冬日里感受到暖暖的关爱。
为老人、残疾人筑起健康防线
“奶奶,啊——张嘴,一会儿就好啦!”12月26日,在西安市碑林区开通巷社区县仓巷6号院内,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在耐心地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集核酸样本。
“核酸检测上门采,真是太方便了!我妈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不用出门排队就能进行检测,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老人的子女连声感谢医护人员。
碑林区各社区调配力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门做核酸检测,努力确保“应检尽检”无遗漏,全面为辖区筑起阻击疫情的“健康防线”。
12月26日一大早,曹家巷社区在保障固定点位医护力量的前提下,调配剩余医护资源建立流动核酸采样队,兵分4路对辖区孤老残弱人员开展上门采样工作。
连日来,根据前期摸底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流动采样队来到芙蓉苑小区、曹家巷小区、质监局小区、计量局家属院等院落开展工作,受到居民一致好评。
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感谢,太感谢你们了,真是雪中送炭……”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位特困人员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面粉和蔬菜感激地说。12月28日上午,新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送去面粉和新鲜蔬菜,切实保障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
西安市疫情防控措施升级以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人员难以像往常一样照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新城区民政局紧急采购了一批生活物资,组织工作人员分批送到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手中,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出门做好防护,有事给我们打电话。”新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临走时对每一名群众都这样叮嘱。截至目前,新城区民政局为2882户低保家庭及89名特困人员足额发放低保金及特困供养金约300万元,向9个街道办事处共下拨临时救助储备金210万元,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将生活无着人员纳入疫情防控安全网
“谢谢老马,你们送的衣服暖和得很!”12月26日,在西安市莲湖区五星街十字,接过莲湖民政救助小分队送来的热腾腾的盒饭、水、防疫物品的老段说。老段来自四川,平时靠打零工、捡破烂为生。
疫情期间,为切实保障辖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莲湖区安排救助小分队会同9个街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天候地毯式巡查救助,积极动员滞留在本地区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定专人每天加强站外救助,小分队及时对不愿进入西安市救助站的人员发放御寒、防疫物品,并告知救助站联系方式;对露宿人员集中地区进行重点巡查,重点消杀,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衣穿、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