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妮
12月24日10时,富平县城关街道连城村村口一个疫情防控点,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
一顶简易帐篷、两张桌子是这个疫情防控点的基础设施。寒风中,4位佩戴口罩的村干部正在对出入村口的村民进行扫码、测温、登记工作。
映入眼帘的这幅画面让段江涛心生敬意。他回忆道:“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村干部们兢兢业业,细心解释政府的政策,耐心指导村民进行每一步流程。”
今年32岁的段江涛在城关街道经营着一家生活超市。疫情发生后,他立即组织超市所有工作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定期做核酸检测,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在超市入口张贴健康码、行程码二维码,设置“一米线”,增加体温测量设备,要求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同时,在超市内部做好清洁消毒,保证区域环境整洁。
段江涛希望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他说:“在特殊时期,我想将更多生活物资送给有需要的人。”
段江涛所说的“有需要的人”,就是疫情防控点的工作人员。他为工作人员准备了3顶帐篷、6个烧水壶、10箱矿泉水及面包、饮料、笔、笔记本、手套等用品,满满当当装了几大箱,共价值5000元。段江涛笑着说,自己曾在服装店打工多年,工作忙碌之时,经常过着一天只吃一顿饭、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所以自己了解应急状态的人都需要什么物资。
接收这些物资时,连城村二组组长汤峰正在防控点执勤,他和同村一同工作的村干部上午还没顾得上吃饭。“我们自己没有想到的,好心人都帮我们想到了。”汤峰连连道谢,“干起活来,我们经常顾不上吃喝。收到这些物资,我们心里很温暖。”
据了解,这并非段江涛的首次捐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段江涛多次向该街道多个村捐赠物资、物品价值上万元。
3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父亲的善举意味着什么。段江涛这样向孩子解释:“宝贝,每个人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才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