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吕扬
12月25日凌晨1时9分,距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7个多小时,一则《2022年陕西省研考紧急公告》从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出。
“受疫情影响,仍有个别考生反映无法跨市按时到达指定考点应考,此类考生可持本人准考证、身份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个人书面情况说明,到距离最近的考点现场申请借考,由考点查核身份后紧急启用备用考场组织考试。”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彻夜灯火通明,值班电话接连不断。
“您好,这里是省教育考试院。请问您有什么问题?”
“请带好准考证,全省各地会对持证的人和车辆放行。建议提前规划路线,确保按时到达考点。”
“考点调整信息稍后发布,请及时关注,不必太过焦虑,加油!”……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高高低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既繁忙又有序。
这是几天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信访咨询室的常态,从1个接听号码到2个、3个再到5个,依然难以满足考生的需求,临考前再次扩充到20条线路同步接听,及时答疑解惑。
“我已经两周没回家了,好想美美洗个热水澡呀!”身材瘦小的杜娇是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连日来的高强度工作使她略显疲惫。“但一想到通过电话能解决考生们的问题,特别是看到有考生深夜在微博评论说‘小姐姐沙哑而有温度的声音’,我感觉还是蛮开心的。”杜娇放下电话和记录问题信息的笔说。她起身给同事倒了一杯热水,相互点点头示意,然后又一起投入工作。
此前,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针对不同类型的受疫情影响考生,连续多次发布公告,以新增考点、就地借考、送考上门等方式,努力实现“应考尽考”。
12月25日一大早,临近考试开始时间,部分考生或因疫情管控措施无法按时赶到考点,或因网络故障核酸检测结果打不开而情绪焦虑。接线人员耐心疏导考生情绪,记录考生目前所在位置和相关个人信息,迅速联系考点与相关单位,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及时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研考首日结束了,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的灯光依旧亮着。全体人员连夜开会,汇总当天考试情况,布置第二天的工作……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