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市县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4日
绿色成为黄河晋陕大峡谷最美底色
宜川县9年悬崖植树250多万棵

王永红背着树苗准备植树。 本报记者 秦骥摄

本报讯 (记者 秦骥 张斌峰)9月23日一大早,王永红吃完早饭后,就来到壶口瀑布旁的一处山崖,查看侧柏的生长情况。“前不久刚栽的苗子,我不放心,来看看。”他说。

王永红是宜川县丽红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包括宜川县丽红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内,宜川县总共有8支专业造林队。9年来,他们通过悬崖造林,在黄河岸边种下了250多万棵树,让绿色成为黄河沿岸最美的底色。

黄河为什么黄?主要是因为河水里含有大量的泥沙。这也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的重要原因。

宜川县为何要在悬崖峭壁上种树?因为悬崖峭壁下面就是黄河,种树可以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宜川县地处黄河中游,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20世纪80年代,宜川县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为950万吨。

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河两岸的水土流失,从2012年开始,宜川县开展了悬崖造林。针对黄河晋陕大峡谷土石山区山势陡峭、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兔害严重这些实际情况,林业技术人员与造林队队员探索推行了“石坑客土”造林方式和“大苗深栽深埋”造林技术。

“不但要种树,还要养护好树。山路不好走,坡度又大,紧赶慢赶一天也就能浇200多棵树。我们经常在悬崖攀爬,所以作业时要特别小心。”王永红说。

“黄河晋陕大峡谷是宜川县近年来的重点绿化区域,2012年以来我们共投入了1.7亿元,用‘石坑客土’方式造林3.5万亩。”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郝云峰说,通过悬崖植树,宜川县已基本实现壶口瀑布景区周边山体、核心段公路和旅游沿线直观坡面的全面绿化。

山青了,水绿了,物种丰富了。在宜川县境内,原麝再次出现,褐马鸡数量骤增,鸳鸯、黑鹳、大鸨等逐渐多起来。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