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陆晟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曾说过:“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如果把城市比作人,城市的交通就像人身体里流通的血液,循环畅通,人体才能健康。交通的改善,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意味着基本民生。
这些年,西安市由于人口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城市建设加快,拥堵程度不断加重,城市交通治理遇到了新挑战。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新的建设又不免会影响到旧有的事物。这些事物又往往代表着居民的共同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下的城市交通治理,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建设的范畴,还应当考虑到群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充分需求。
正如《城市发展史》一书中所说:“城市从起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对于西安这样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而言,包括交通建设在内的城市建设,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兼顾城市记忆、居民记忆的保护。在新修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找到科学建设与居民情感的结合点,精准发力,为一座城市增添发展动力的同时,留住温情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