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游客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内驻足欣赏文创产品。
本报记者 李欣泽
7月,正值盛夏,延安市各景区内人潮涌动,“打卡”革命旧址、参观博物馆、瞻仰伟人故居……来延安体验红色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延安坚持保护革命旧址、发挥延安三大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抢抓文化和旅游融合机遇,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延安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目前,延安市有革命旧址445处,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创意街区 使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7月9日,位于延安市高新区的延安红街迎来开业满月,庆祝活动的篝火晚会上,一曲曲高亢粗犷、热情奔放的信天游,一个个唯美动人的舞蹈表演,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庆祝活动的视频刷屏了那两天延安人的微信朋友圈。
延安红街是一处大型红色主题情景式街区,全长1.5公里,占地128公顷,由4段红色文化街区和5个红色主题广场组成,通过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赋能和智慧科技融入,为不同区域、年龄、需求的游客提供沉浸式演艺互动、陕北非遗民俗体验等一系列优质文旅产品服务。
“满月庆期间,延安红街还特地邀请到退伍老兵与军嫂群体,共同参观红色主题系列文化场馆,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重温红色岁月。”延安红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庆华介绍道,“除此之外,红街举办的音乐会也在当天激情开唱,以动人的红色旋律传递奋进的力量,致敬在场退伍老兵与军嫂群体。”
文艺作品 让红色旅游吸引力加速提升
“第一次来延安体验红色旅游,这里很有特色,重温了很多革命故事,小吃味道也很好!”7月5日,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内,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罗海娟和同事们一起等待由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红色主题文化秀《延安 延安》开演。
《延安 延安》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不同于以往红色剧目的歌舞表演形式,通过舞蹈、戏剧、杂技、特效等多种手段,让观众在恢宏的场景中感受革命青年的满腔热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新版《延安 延安》在原作基础上,对音乐,舞美设计等进行了再创作,采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予观众沉浸式体验,更好地体现延安精神,用更优秀的品质献礼建党百年。”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宣传推广部部长张良说。
近年来,延安坚持不断创新,增强新时代红色文化吸引力,连续推出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黄河大合唱》、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等游客体验类节目,《刘志丹与谢子长》等一批电视剧、纪录片和专题片,《山丹丹》《挂红灯》等一批优秀剧目,繁荣了旅游演艺市场,带动了延安红色旅游发展。同时,延安举办了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大赛,优选出10名讲解员代表赴文化和旅游部参加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总结交流活动。在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征集活动中,《延安保育院》《延安 延安》获得优秀奖,延安“红色珍邮”“窑洞相框”等28种商品获得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
红色教育 提升旅游的内涵和品位
7月8日,记者走进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基地看到,一座阶梯式大剧院、五间阶梯式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正式挂牌,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同时成立。该基地涵盖党政干部党性教育、非公经济党建、青少年思政教育3大培训业务板块,构建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布局,打造短期培训和专题培训为主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我们与延安中江酒店等8家合作酒店签约,可提供住宿房间1300间、会议室及多功能厅18间。与我们进行合作的交通运输公司有3家、服务车辆200余辆。可同时为500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张良说。
此外,陕西省当代红色文化培训教育中心也于2020年12月16日成立。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平台,以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互动访谈、情景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构建起全方位、沉浸式教学模式,已针对不同行业专题研发300余节培训课程,可为学员提供模块化组课、菜单式选学定制课程。
近年来,延安市优化课程设置,设计出“西北革命线”“长征落脚线”“大生产运动线”“转战陕北线”“知青岁月线”等精品参观学习线路,开发了“吴家枣园毛岸英拜师学艺”“梁家河知青岁月”“西北局革命旧址”等现场教学点,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把延安革命历史变成了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把延安的红色景点变成了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
目前,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学员已经遍布全国。市域内42处革命旧址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确定为现场教学点,每年接受现场教学培训的厅级以上学员达7000多人,20多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和部队在延安建立了教育教学基地,红色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为延安旅游提升了内涵和品位,有力地拉动了旅游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