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2日
“红色小院”里的幸福密码

本报通讯员 郭秦

“大家对刘师傅说的严惩违规车辆的办法还有啥不同意见?”8月20日,宝鸡市渭滨区金陵街道融馨里小区院长张晓雅在“板凳会”中征求意见。晚上8时,在小区新建成的睦邻亭下,40多名居民代表手摇蒲扇,各抒己见,为小区严格车辆管理出谋划策。

这是金陵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居民自治”社会治理模式,大力推行“红色小院”自治的缩影。近年来,金陵街道通过召开议事会、恳谈会、“红黑榜”评选活动等形式,加强和居民群众的沟通交流,解决“管什么”“怎么管” 的问题,使居民从“被动应付配合”到“主动参与自治”,参与感不断增强。

融馨里小区始建于80年代,2018年“三供一业”移交后,该小区由以前的单位兜底管理变为社会化管理。当时居民对物业服务不认可,加之院落硬件设施陈旧、环境卫生差,该小区一时成了金陵街道诸多“老院”中的“老大难”。

2018年底,张晓雅被融馨里的居民推选为“红色小院”的院长。在街道、社区的指导下, 小区积极吸收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加入管理,“居民党小组+自治小组+监督小组+院委会+物业公司”的共管机制开始运行。

有了大量“自家人”的参与,院委会的工作就顺利多了。当年就协调物业公司先期投入1000多万元,对小区道路、水电管网、单元门禁、停车场等进行了改造提升,对院内近500平方米的两层房产进行了粉刷美化,添置了健身娱乐设施,彻底改变了居民对物业公司的抵触情绪,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融馨里小区通过居民意见征集,变过去的“一把抓”为“精细管”;动员老党员、退休老职工发挥余热,成立矛盾调解队、平安巡逻队、互帮互助团等微型志愿者服务队伍,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019年,院委会根据征集到的居民意见,协调物业公司投资20多万元,在小区划定机动车停车位、搭建车棚、安装智能充电桩,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得到根治;设置衣物公共晾晒区,院内居民不再随意在小区内晾晒衣物。

与此同时,志愿者队伍主动承担起小区治安、环境卫生保洁等任务,对公共区域、单元楼道出现的杂物及时联系物主清理,对在绿地上随意拉绳晾晒衣物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人人争做小区环境的“管家”,“老院”变得井然有序。

在基层治理中,金陵街道积极指导各小区召开居民恳谈会,由党员、居民代表介绍小区现状,提出存在问题,院委会就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居民充分沟通,征求意见和建议。

对居民的关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该街道启用了“三议两公开”决策模式和“业主吹哨、院长报到”模式,公开小区事务处理流程,引导居民对“家中事”“小区事”找院委会自行处理,对院内邻里纠纷及时调解处理,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楼栋,小事不出单元”。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