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席晨
当前,我省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相关措施扎实推进:防汛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迅速传向社会各角落,封山禁峪、景区封闭,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生活有序……诸多周密的防汛救灾举措背后,诠释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彰显着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考验政府的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检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我们必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用责任与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把汛期安全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克服经验主义,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应急准备再提早,工作部署再到位,防汛措施再靠实,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加强预警预报,突出做好危险地带人员撤离工作。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做最充足的打算,以“宁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的态度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要把防汛救灾责任压得实而又实,加强指挥调度,把防汛责任落实到村组、细化到网格,形成畅通、高效的市县镇村指挥体系,让“守土有责、守土有方”真正落实到防汛救灾一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敏锐性,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部要强化责任心,发扬严实作风,人盯人做好工作,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得更深入、更细致、更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