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吕扬)近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深水钻井防台风隔水管悬挂系统海试成功,打破了国外在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领域的技术垄断。
该深水钻井防台风隔水管应急悬挂系统配套的8套具备双向遥控功能的隔水管分布式安全遥测系统,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发提供。配套系统稳定可靠,提供了大量宝贵的遥测试验数据,全力保障了深水钻井平台在复杂海况下的正常作业,为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应急装备“卡脖子”技术攻关作出重要贡献。
据介绍,深水钻井隔水管是连接海上钻井平台与海底之间的重要纽带,在钻井、完井和修井,生产和回注,输出/输入或循环流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深水隔水管监测是科学分析其稳定性、评估其疲劳寿命的前提和基础,是降低失效风险、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服役的重要环节,对深水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十多年科技攻坚,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海洋智能感知与网络团队先后解决了隔水管多点力学传感、参数检测与处理、深水无线遥感、低功耗监测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隔水管监测系统核心技术成果。面向应用需求,团队通过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研制了一套满足3000米水深多点力学同步监测的隔水管监测系统,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垄断,并先后在“奋进号”“兴旺号”等钻井平台,成功开展多次1000米以上水深的钻井现场作业监测,已基本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
团队负责人申晓红教授介绍,该套系统已达到自主可控国产化生产标准,后续计划在中海油服各深水钻井平台进行工程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