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陈宏江
7月8日,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延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贺强现场为电影《1921》主创团队题写了“薪火相传”四个大字。
一百年,薪火相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的主创团队走进革命圣地延安,举办主题观影活动,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陕西是电影《1921》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的家乡。回到陕西,他用家乡话向父老乡亲问好,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在他看来,电影《1921》记录了一批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影片制片人任宁认为,无论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电影《1921》中的诸多精神内涵都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将赓续百年的革命精神再次向当代观众弘扬。
身处革命圣地延安,电影《1921》出品人、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感慨道:“作为中国电影人,以光影艺术把百年前革命先驱们的初心,带给青年一代观众,让更多人在历史的回望中获得激励和鼓舞,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辉煌历史,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里,还诞生了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程武表示,能在延安开展电影《1921》专题观影活动,他深感荣幸和意义重大。
任宁说,电影《1921》走进延安大学,这是自己非常喜欢的环节。“因为可以看到一张张青春的脸庞,这和电影所表达的‘一百年,正青春’的主题非常契合。电影里面的革命先辈当时都非常年轻。同时,电影所表达的精神与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任宁说,电影里毛泽东有一段台词是:“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使一无所获,也值得!”她希望青年学子们都能够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一切都会值得!
在影片中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王仁君感慨,身处条件艰苦的特殊年代,延安的革命先辈却有着高涨的文艺创作热情,这令他感到来自信仰的力量。他说:“我一定要深入群众,从人民群众中获得创作的力量,让更多观众牢记这段光辉历程。”
“这次经历让我借由扮演人物,同百年前的革命先辈对话,内心十分激动。”演员黄轩在电影《1921》中扮演中共一大代表李达,他表示,最为期待的是通过影片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的路演计划,自上海一大会址的首映开始,然后到湖南、湖北和河北等地,现在来到延安。”黄建新表示,这既是一趟革命精神的学习之旅,也是将电影《1921》作为一次向党和人民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