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7月10日,正在劳动一坊社区巡查的“萤火虫”志愿者。
本报记者 王佳伟文/图
7月10日,一个寻常星期五,行走在西安市区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能看到很多买菜、下棋、乘凉、散步的老人。而这天,记者在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劳动一坊社区看到了几位不太寻常的老人。他们戴着红袖标正在巡逻……
点点“萤火”温暖邻里
72岁的徐永文老人,退休前是西安绝缘材料厂公安处处长。巡逻检查,算是他的老本行。2018年1月,劳动一坊社区成立“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徐永文自告奋勇当了队长,每天领着其他加入志愿服务队的退休职工一起巡逻。
“摩托车乱停乱放,给盗窃者有可乘之机……”
“检查消毒,特别是门洞死角也要喷洒消毒液……”
“一查车辆门窗是否锁好,二查车灯是否关闭……”
徐永文拿出厚厚的两大本日记,上面记录着这几年每天的巡逻情况,这也是“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主要工作内容。7月9日,“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还对辖区内的野广告进行了集中检查和铲除。
宋健是劳动一坊社区的老住户,退休后也加入了“萤火虫”。前不久,她和队员们帮社区的鱼姓老人找回了他走失五六天的老伴儿。
不仅在劳动一坊,如今,西安市莲湖区共有1.2万余名“萤火虫”志愿者活跃在9个街道131个社区。他们是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他们“巡百家门、了百家情、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他们常说“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
徐永文和宋健都记得最初成立“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时候,有些群众不理解。“有人说又不给发工资,能干长久吗?”徐永文告诉记者,“我们理解大家的质疑,也不解释,就用实际行动说话。每晚巡逻到九点多,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有困难,只要我们能做到,都帮忙解决。”
“现在大伙捡到身份证也会交给我们。”宋健很高兴,“这代表了认可和信任。大家还夸我们虽然干的都是小事,守护的却是大平安,听了让人感到很温暖。”
多元调解维护和谐
7月10日,记者见到周建玲时,她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周建玲的工作确实费嗓子,然而近20年了,她都乐在其中。
周建玲是劳动一坊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这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她获得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说起调解,周建玲印象最深的是辖区家属院一位老人将几万元养老金交给别人去投资,但没拿到回报,且矛盾双方拿不出纸质凭据。老人已经八九十岁了,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其子女去对方家里讨说法,严重时双方还发生过肢体冲突。周建玲了解情况后,安抚双方情绪并进行普法宣传。经过两天的调解,她终于做通双方思想工作,促使双方在各自的承受范围内让步,退还钱款,握手言和。
社区和谐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宁。西安市莲湖区将人民调解工作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信访局通力协作,在全区建立了法官工作室和巡回法庭,通过法官在巡回法庭的开庭和以案说法,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法庭”。同时,区上聘任了77名特邀调解员,逐步实现特邀调解的全覆盖。
“邻里之间经常因小孩上学、赡养老人、经济往来等引发矛盾纠纷,很多鸡毛蒜皮的事,‘萤火虫’志愿者调解得心应手。这些人往往在社区有威望、热心肠、知底细,他们参与不但群众容易接受,而且缩小了影响,宜于纠纷化解。”周建玲对记者说,“我们每一次的调解工作不仅是化解矛盾,也是在普法。社区和谐了,大家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创新“智慧”共享平安
冯丽住在西关街道民航社区的公园天下小区。近10年,她感到生活变化很大。“以前买东西回来,提着大包小包还要到处翻门禁卡开门,很不方便。现在小区大门和各栋楼的单元门都有人脸识别系统,进出方便多了,也觉得更安全了。”
在公园天下小区,记者见到一位叫王宇田的年轻人,他就职于一家科技公司,小区的这套智慧管理平台就是他在做技术支持和维护。“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小区整体情况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精准服务,既安全又高效。”王宇田的话不多,但说起智慧管理平台,却头头是道。
自2018年12月起,西安市莲湖区在全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信息化手段,破解社区管理难题,打造智慧社区。目前,该区已在20个社区建设“智慧社区”,14个已经投入使用。“智慧社区”创建以来,2019年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小区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5%以上,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莲湖区老旧小区多,也有一些现代小区,我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通过群众力量和科技力量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西安市莲湖区委平安办副主任王怀涛对记者说,“希望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记者手记
你的平安就是我的快乐
王佳伟
如果你走进每个社区,甚至每个寻常人家,就会发现一个社会的平安建设其实就是从这些微小的单元开始的。基层社会平安关乎每个家庭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党建引领下的群防群治也是西安市莲湖区正在探索和尝试的途径。
西安市莲湖区不但有“萤火虫”,还带动孵化出“小蜜蜂”卫生清扫、“向日葵”亲情陪伴、“指南针”文明引导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记者看到,志愿者们都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向上的活力。他们从服务和帮助别人、守护社区平安的工作中,真切地获得了快乐和满足,从而也成为这种活力的传播者。
基层社会治理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主题,既需要宏观上的技术和思维创新,也需要微观上人人参与、警民共建。而在记者看来,最核心的是需要每个人对平安的重视,具有你的平安就是我的快乐的奉献精神,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也是保障我们自己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