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31日
最美奋斗者
荆楚大地,留下她们最美的身影

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鄂工作队事迹报告会现场。

本报记者 成全勃文/图

庚子年初,疫情突袭,陕西省女子监狱30名女警主动请缨,组成援鄂工作队逆行出征、支援武汉。26个日日夜夜辛勤付出、默默奉献,她们把好作风、好形象留在了江城武汉——

“来之前,我也问过自己,害怕吗?有一点!那要去吗?必须去!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就是我的选择。临行前的那天晚上,我给家人写好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爱他们,告诉他们我生活得满足而幸福,告诉他们我如若不幸成仁,那就把我的遗体捐给国家,让我再多做一点奉献吧……”

当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鄂工作队队员、省女子监狱女警刘华演讲到此处时,现场出现片刻的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5月27日,省监狱管理局举办“话初心 学榜样 共奋进”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鄂工作队事迹报告会,6名援鄂女警代表用朴实、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了她们从主动请缨、踏上征程、援鄂执勤到经过“水门礼”载誉归来的心路历程。

当日9时,报告会正式开始。陕西监狱人民警察援鄂工作队队长、省女子监狱副监狱长花薇首先走上讲台,讲述援鄂工作队30名女警在抗疫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舍家为国,支援武汉,带着三秦父老的重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最美的身影,展现陕西监狱人民警察的时代风采。

“女本柔弱,为警则刚。作为援鄂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支委成员,我第一批进入舱内执勤,恐惧的心理很快就被防护服下的窒息感取代。不停地来回巡查,不停地开关监舍门,不停地走动完成各种工作。艰难的呼吸、紧勒的耳朵、湿透的衣衫、不急不慢转动的时针,让我感觉到每天工作的6个小时是从未有过的漫长。6个小时的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的不吃不喝,对有胃病和心脏不太好的我来说是极限挑战,所幸每次都能平安下班,我也一次次地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省女子监狱的王萍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带着重托、期盼、牵挂,逆行千里,支援武汉,在湖北工作的点点滴滴。

“我的女儿一岁七个月了,孩子从出生就没离开过我,夜里都是紧贴着我睡着。出发前看着她的小脸,我也是万般不舍。援鄂期间,我刻意减少和女儿的视频,怕孩子看见我会想妈妈,更是怕自己看见女儿会抑制不住的牵挂,于是慢慢地这个小不点儿开始对妈妈的形象模糊了起来,有时候她会抱着姥姥叫妈妈,却在和我视频时把看着有点陌生的我叫‘阿姨’。完成使命归来,等到隔离期满,我跑去看孩子,她兴高采烈地挥舞着小手跌跌撞撞地向我跑来,却怯生生地停在我面前不敢叫一声‘妈妈’。我紧紧地抱着孩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武萌的演讲让现场观众瞬间泪崩。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上班,一名服刑人员说想为我们唱首歌,歌名是《听我说 谢谢你》。在唱到‘谢谢你,因为有你’这一句时,所有服刑人员一起起立向我们值班警察鞠躬,看着他们热烈而真切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了,明白了我所从事职业的神圣,明白了这份职业的意义,那就是带迷途的心灵回家。” 从警只有半年的曹夏毓通过援鄂体会到了监狱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3月29日,很想家,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很遗憾没有办法陪在他的身边。来武汉后,每天都要给家人报一声平安,因为这足以抚慰他们牵挂的思绪。晚上9点半,家里微信群里蹦出了几张图片,是一家人给爸爸庆祝生日的照片,开心幸福的场面,看着看着我却泪眼婆娑,此刻多想给他一个拥抱,亲口告诉他,我是多么爱他。”田英含用生动的事例诠释了自己的家国情怀。

“在这里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吃过胡辣汤拌米饭?”刘华的开场白让现场观众兴趣盎然。然而随后的讲述让大家更多感受到的是无奈与艰辛,品味的是坚守与奉献……

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援鄂女警为榜样,发扬抗疫精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展现新时代陕西监狱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与担当。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190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3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