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家祯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乙肝在现阶段只能控制,无法根治,筛查和预防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丙肝是由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出现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防治病毒性肝炎的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疗现有患者,尽早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陕西省疾控局提醒广大群众正确认识肝炎,做好自身预防。
8月16日,省疾控局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就预防乙肝、丙肝的相关知识做介绍。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何英利。
记者: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患有乙肝?
何英利:群众可以去就近的医院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查。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在没有感染乙肝、没有接种疫苗的情况下,这五项指标应该都是阴性的。如进行了乙肝疫苗注射,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说明对乙肝感染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抗体水平越高代表越不容易感染乙肝。如未进行乙肝疫苗注射,且第一项表面抗原为阳性,则代表感染了乙肝。如果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为阳性,就是常说的“大三阳”。如果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为阳性,就是常说的“小三阳”。“大三阳”“小三阳”患者均应去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
记者:乙肝的传播渠道是什么?预防方式有哪些?
何英利:对于成人来说,乙肝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因此产生的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相关疾病。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成年易感人群。
乙肝疫苗已纳入我国免疫规划,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随后分别在1个月、6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未感染乙肝的易感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
育龄期妇女,特别是孕妇,以及准备实施免疫治疗或化学治疗的患者是筛查检测的重点人群,妊娠或治疗前都应该检测。传播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具、剃须刀、注射器及取血针等,其家庭成员或性伴侣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有外伤者如果不慎与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后,应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然后用等渗盐水冲洗伤口,再用消毒液处理,同时立即到医院检测,并于3个月至6个月后复查。
记者:如何防治丙肝?丙肝能治愈吗?
何英利:丙肝病毒主要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也包括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具体来说,有下列情况的人属于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1993年前接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器官移植者;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有创操作、血液透析者;在非正规场所文身、穿耳孔者;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者。高危人群都应该进行丙肝筛查,丙肝患者的家属也应该进行筛查。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不会传染。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进展隐匿,可发展为肝硬化,一部分患者容易发展为肝癌。丙肝可通过检测抗体、核酸进行诊断,诊断为丙肝后,还需要进行肝功能、肝脏形态、肝脏肿瘤等相关检查。
丙肝是可以被治愈的。治疗丙肝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标准治疗方法。治疗疗程一般为3个月至6个月,治愈率高达99%。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对于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即使治愈后,也应定期监测肝癌以及其他肝硬化并发症的情况。丙肝并不可怕,只要避免感染风险,早检测早治疗,就可以切实消除丙肝对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