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好红色资源 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 陕西日报 2023年07月14日

原创大型历史情景歌舞剧《渭华谣》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演出。

“《渭华谣》唱的就是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渴盼!”……6月29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该院师生创作的大型历史情景歌舞剧《渭华谣》的舞台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首首抑扬顿挫的民谣、一幕幕振奋人心的场景,带领观众重温了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在场所有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发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作为推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打造红色阵地,积极延伸学习触角、拓展学习途径,进一步夯实“三全育人”体系机制,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强化思想引领,激活立德树人“红色引擎”。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党委统筹领导,学校、院系、支部三级联动,党委宣传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校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印发《学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关于构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施意见》《“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该校荣获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奖11项。

赓续红色血脉,打造铸魂育人“红色课堂”。学校将课程作为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坚持“思政课程深度融合、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特色课程结合红色资源、研学课程注重校地联动”,挖掘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程,贯穿教学始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小课堂”紧扣“大时代”,点面结合、联系实际,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红色”进入课堂主阵地。承办渭南市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助力推动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携手打造思政课教学共同体。举办渭南市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暨思政课改革创新座谈会,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学校4名教师先后荣获省级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1名教师获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称号,1名教师获课程思政“教学能手”称号。同时,要求思政课教师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职业需求,通过与现实案例结合,把思政课讲深讲活讲透,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

“红色”走进自创特色课程。将渭南本土红色资源和校史红色资源优势与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应用结合起来,依托“青马工程”实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励志三部曲”研究项目,相继推出“火炬照亮北方”“在奋斗中书写青春华章”“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范和家风”等特色课程,让本土红色文化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红色”浸润宣讲课堂。组建由校领导班子领衔的“大宣讲团”,形成了领导班子带头讲、校外专家示范讲、思政教师专业讲、学管教师时时讲、青年学生生动讲的良好氛围。连续三年开展青年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让思政课焕发“青春味”。2020年至今已组织开展百余场,万余名师生受益,推动思政宣传与理论教育走深、走实、走心。该校连续两年获得渭南市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红色”渗透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把爱国主义、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激发全体师生爱国主义情感,使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1年,学校与渭南市博物馆、韩城司马迁祠和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组织团学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现场教学40余场,同时,组织青年学生和“青马工程”学员开展实践教学10余场,教育引导青年学子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

“大思政课”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时代的课题,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红色课堂”为抓手推进“大思政”建设落地生根,通过红色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认知、深刻思考、深度感悟,在学习中领悟,在继承中发扬,让红色教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高玉蓉 王晓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