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
李毓芳在上林苑4号遗址发掘现场。
李毓芳(左)在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出土的骨签。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师念
3月27日,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毓芳病逝,享年80岁。
李毓芳1967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来到陕西,197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她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队长,阿房宫考古队队长,西安市考古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李毓芳一生奔走在三秦大地复原秦汉。由于成绩突出、事迹感人,她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授予“巾帼建功”活动标兵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价:“李毓芳先生是共和国培养的一代优秀女考古学家,一生执着奉献于中国秦汉考古事业,取得了卓越成绩,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钦佩和爱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秦汉考古学的重大损失。”
1 “要做名副其实的考古工作者”
李毓芳病逝当天,她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正在“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汇报秦汉栎阳城遗址的考古成果。得知老师病逝的消息,刘瑞很是悲痛。他回想起前几日出差途经郑州,还专门去看望了老师,不想这一见竟成了永别!
刘瑞说:“老师从小在北京长大,家住颐和园旁边,但是一点都不爱慕虚荣,非常质朴,也特别能吃苦。老师这几年一直住在考古队驻地,住所是一间由教室改造而成的房间,略显简陋。但她觉得特别好,比早期考古队的住宿条件好太多了。老师将毕生心血洒在这片土地上,她常说陕西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1943年,李毓芳出生于北京市,1962年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后选择考古专业。上学期间,李毓芳终生难忘的是,她和同学们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教诲。她依稀记得总理教育他们要珍惜学习机会,毕业后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好。从那时起,李毓芳便暗下决心:“即使考古工作再艰难,男同志能干的,我也能干,还要比他们干得更好!”
1964年实习期间,李毓芳参加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她怀着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好奇,把从现场发掘出的骷髅头一一认真整理,并把那些枯骨拿回住处。当时,她住的是当地农民的破旧房子,条件简陋。李毓芳把装着头骨的包放在自己床底下,很快安稳入睡。胆大的背后,是她心中对考古事业的笃定与坚守。
1967年,李毓芳大学毕业,和同班同学刘庆柱一起被分到陕西的部队农场劳动锻炼,一待就是整整2年。离开农场以后,刘庆柱和李毓芳在旬邑县当了一年半中学教员。其间,两人喜结连理。
1972年,李毓芳被调到咸阳市博物馆工作,馆长通知她到杨家湾大汉墓去发掘。想到立刻就能干考古工作,李毓芳非常高兴。馆长向她介绍,这座大汉墓1966年就开始发掘了,而杨家湾大汉墓发掘考古队队长为石兴邦。当时,李毓芳还不敢相信,怕听错了,就追问馆长:“是50年代发掘半坡遗址的那位大名鼎鼎的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吗?”馆长给予她肯定的答复。
李毓芳怀着愉快又忐忑的心情向杨家湾大汉墓考古队驻地出发,奔赴她所热爱的考古工作岗位。“那天虽然很热,但在长陵火车站下车后,我脚底就像生风一样,一路小跑,穿过玉米地间的农村小路,向咸阳塬下的窑洞奔去。”
石兴邦在向李毓芳简单介绍了墓葬发掘现状及考古队的组成情况后,就带她去了考古发掘工地。在爬了4里多的慢坡后,石兴邦指着前面对她说:“你就先负责发掘这两个陪葬坑吧。”这是李毓芳考古生涯的开始,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多。
李毓芳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一开始我在工地接受了清理两座车马坑的任务。因为是彩绘的泥车、泥俑、泥马,所以很难清理,我就用竹签子一点儿一点儿地剔剥。石先生还是害怕我弄坏车、马,或剥掉彩绘,就站在旁边不停地说‘慢慢!慢慢!’,还要我不时地用嘴吹浮土,以至于我的腮帮子都吹肿了,吃饭时嘴疼得厉害。清理过程中我找来一条破麻袋铺在地上,一会儿趴着、一会儿侧卧、一会儿蹲着……不断地变换各种姿势,认真仔细地完成了13辆车马的剔剥清理任务,所绘的平、剖面图也通过了石先生的严格审查。我才彻底地松了一口气,接着又接受了发掘清理墓室的重任。”
石兴邦的严格要求,在李毓芳的考古生涯中起了很大作用。不管发掘出什么遗迹现象,李毓芳都要仔细地清理,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发掘任务。
1976年10月,因父亲病重,刘庆柱要回去照顾,5岁的女儿只能由李毓芳照看。当时李毓芳是发掘墓室的主力队员,根本离不开。后经石兴邦同意,她把女儿带到了考古队。石兴邦允许李毓芳早晨可以晚些去发掘现场以便照顾女儿,但她每天都是早于工人到发掘现场。
每天5时许,李毓芳就把熟睡中的女儿从床上叫起来,早饭后带着她出发到发掘现场。孩子实在走不动了,李毓芳就背着她走一段。墓室口距底部12米,当时下挖了6米左右,要进到墓室里去,上下都要靠墓室壁上的脚窝和一根大粗绳子。李毓芳和女儿上下进出都要靠工人帮忙,有时女儿会吓得哭起来。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女儿跟李毓芳在发掘现场待了20多天。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79年,李毓芳调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她一直牢记石兴邦当年的教诲:“要做名副其实的考古工作者”。
2 “这是崇高的科研事业心给我们的力量”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王子今追忆:“李毓芳老师是一个热情的考古学者。走路的时候,她永远走在最前面,开会发言也非常踊跃,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王子今说:“未央宫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的骨签,整理工作非常繁重,但是李毓芳老师从头到尾地参与了,还帮助后辈完成了报告,最后定稿出版。”
1986年至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发掘了未央宫中央官署建筑遗址,出土了大量骨签。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了国内外,而这背后凝结了李毓芳、刘庆柱等考古工作者的无数心血。
1986年春天,李毓芳等人在汉长安城内前殿遗址附近钻探出一座大型建筑遗址,进行试掘后出土了不少建筑材料和数百片骨签。李毓芳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开始,她和刘庆柱向考古所进行了汇报,决定秋天对该遗址开始正式发掘。
1986年9月,刘庆柱、李毓芳等人组成的考古队正式对遗址进行全面发掘。骨签的出土量每天都很大,由于怕丢失,队员们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每天下来,大家累得腰酸背痛,严重时,李毓芳的膝盖处好似万箭穿心,疼得直冒冷汗。但她还是咬紧牙关硬挺了过来。
在建筑遗址的东部,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套完整院子,称为东院。东院东西宽57.3米,南北长68.8米,院四面筑有夯土墙。院内有南北两排房屋,骨签均出土于每座房屋的墙壁附近。李毓芳说:“看着成千上万片骨签出土,我们欣喜若狂,劳累也随之一扫而光。”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行,天气逐渐变冷。在空旷的田野里进行考古发掘,刺骨的寒风吹透考古人员的衣服,李毓芳脸上冻得青一块紫一块,还冻破两处,直流黄水,手背上更是有冻裂的血口子,脚也冻得生疼。骨签还在不断出土,李毓芳得不停地写标签,有时风太大,她只能跑到探方的一个角落去写。
1987年春节前,李毓芳和刘庆柱骑自行车返回研究室,准备回去和独生女儿一起过年。一进家门,女儿紧紧抱住李毓芳,哭着说:“你可回来了,我太想你们了,这回可以改善生活了。”听女儿这么一说,李毓芳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她说:“为了干考古,在孩子的成长中,我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愧对孩子呀!”正月初六,大多数人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李毓芳和刘庆柱就赶往工地,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白天,李毓芳、刘庆柱在工地劳累一天,晚上回去他们还要做记录。李毓芳曾说:“睡觉时,只要一关灯,老鼠就肆虐横行,为此我们堵过几次老鼠洞,但都无法抵挡老鼠的进攻。黑暗中,大小老鼠一起出动,在我们头上、身上跑来跑去,吓得我根本无法入睡,刘庆柱也是睁一会儿眼闭一会儿眼地睡不着。一天早晨起来,刘庆柱发现在他的床上竟然有一只被他压死的小老鼠。”
是什么信念支撑他们在那样的条件下还能坚持下去?李毓芳和刘庆柱笃定地说:“这是崇高的科研事业心给我们的力量”。
1987年4月底,发掘清理工作胜利结束,出土了近6万片骨签和数千件遗物。遗物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等。
发掘工作结束后,李毓芳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资料整理工作中。他们发现该遗址出土的大量骨签,应是西汉王朝中央政府备查的重要文字资料,属于中央档案。
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发掘,使人们意识到未央宫作为西汉王朝政治中枢的皇宫,是都城长安的核心建筑。2014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6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90册卷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这套书厚度达到3米多,是中国考古出土文献中一部体量空前、意义深远的巨著,对中国年代学、文字学、档案学、军事学、手工业史、书法史、职官研究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这部跨越30个年头的大部头著作成为刘庆柱和李毓芳考古生涯的里程碑。
3 “从事考古,就是纯粹的热爱”
还原历史真相,是考古人的使命担当。在李毓芳的考古生涯中,最令她自豪的考古收获当属秦阿房宫遗址考古。
2002年至2008年,李毓芳领队开展秦阿房宫遗址考古、秦汉上林苑遗址考古。通过一系列扎实而严谨的工作,李毓芳提出了阿房宫“未建成”“未火烧”的科学认识。
秦阿房宫遗址考古的重要成果,是她6年多来不间断执着钻研得来的:“冬天在工地寒风刺骨,双脚冻得生疼;左胳膊从肩膀发麻到手指长达几个月;左膝盖不慎扭伤;胃肠功能紊乱的毛病多次复发……我仍然坚持在发掘现场,咬紧牙关终于挺过来了。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坚持到底,要很好地完成国家文物局交给我的任务。”
最初,考古队在钻探了一个多月后,李毓芳并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遗迹。她决心挖两个探方看看情况,结果在探方内也未见秦代文化层,未发现秦代建筑材料,也没有宫殿建筑遗迹,只有东汉乃至宋代的砖瓦残块。
阿房宫的建筑哪里去了?在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考古发掘和调查访问后,李毓芳惊讶地发现,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从文献分析来看,别的地方就不应再有阿房宫的建筑了。他们发现项羽烧的是咸阳宫,没有烧阿房宫。
顶住重重压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李毓芳得出结论——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所修筑的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只建成了一个长1270米、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的夯土台基,它也没有遭到大火焚烧。
2012年,国家文物局通过了《关于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规划》。至此,李毓芳带领的考古队所得出的“阿房宫没有建成,亦没遭到火烧的结论”得到了正式认可。
整个秦阿房宫遗址考古工作期间,刘庆柱是考古队的顾问。当考古队每完成一个遗址的发掘工作时,他都会在百忙之中去现场考察。他对李毓芳在发掘后所得出的结论都非常认可,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李毓芳与刘庆柱是考古界模范夫妻。几十年来,夫妇二人在中国古代都城和帝陵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同一片田野里挖掘,一起整理资料、编写考古发掘报告,共同承担重要考古研究课题。在他们俩的人生词典里,没有花前月下,一片片考古工地都在无声地见证着二人的忠贞爱情。
退休后的李毓芳,尽管生活充实,但仍想着有朝一日重返考古第一线。2011年1月,她作为上林苑考古队的成员,时刻听从新队长召唤。2012年,李毓芳作为考古队员参加了渭河古桥发掘队,共发掘了7座渭河大桥。渭河古桥——“丝绸之路第一桥”的考古发掘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李毓芳所在考古队对“昆明池”考古项目进行钻探和发掘。“昆明池”考古项目曾入围“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
2013年后,李毓芳所在的考古队在刘庆柱、李毓芳进行的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又确定了三号古城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都城。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之都——栎阳城的考古工作,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汉陵考古队副队长曹龙回忆:“李毓芳老师退休后多次来我们西汉帝陵考古工地进行指导。对于我向她请教的一些问题,她总是能一语中的,直击问题关键,让我深为钦佩。”
2021年4月底,李毓芳在郑州体检后又急忙赶回西安考古队。体检发现她的胃里有癌细胞。当她得知这个常人难以接受的结果后,一点儿也不惊慌。经过四个疗程精心治疗,李毓芳顺利出院,又回到考古队。同年10月16日,她来到三门峡,参加了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朱瑛培有过数次和李毓芳接触的机会。她说:“去年院里邀请李毓芳和刘庆柱两位专家对陕西考古工作进行指导。前辈对我们非常亲切,跟我们一起聊学术、聊田野发掘经验。李先生传授我们跟村民聊天的小技巧,特别提到要跟村民唠家常,增加亲切感,这样才能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
朱瑛培记得李毓芳在说到女儿时有些哽咽。“她说干我们这一行,恋爱、生育、家庭关关难过,要咬紧牙关过。我们要以先辈为灯塔,知责于心、担责于身,扎根田野做好考古工作。”
李毓芳曾对考古专业的学生说:“从事考古,就是纯粹的热爱!我每次在赶往工地的路上,心情十分愉悦,因为期待着在工地上能有新的发现、新的线索。你们一定要热爱考古,只有热爱,才不怕吃苦,才能忍受工地上的风吹日晒;只有热爱,才能不畏困难,从考古发现中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及灿烂成就,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考古人的历史担当,也是价值追求。”
李毓芳的精神品格将激励更多考古人高擎探索的火炬,不断前行,传承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