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向科技创新要办法” 2021年05月10日

游客在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了解木耳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张梅文/图

探索秦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科技创新被寄予厚望。

如何科学系统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如何进一步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陕西省科学院举办的首届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论坛上,来自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秦岭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在论坛间隙,记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采访。

保护生物多样性

“秦岭生态保护的关键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西北大学教授李保国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维护生态资源安全的关键策略,野生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对象,也是生态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以‘秦岭四宝’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因为它们是标志性旗舰物种,是维持秦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标志。保护好这些旗舰物种,就保护了在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也就保护了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最终保护了秦岭的生态系统。”他说,“秦岭山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对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保护这些珍稀濒危动植物,使其健康生活是陕西对国家乃至全世界生态保护的重要贡献。”

秦岭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两个区域之一。陕西各科研单位几代科研人员持续接力,在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60多年来,中科院水保所、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植物园等科研单位的植物学工作者深入秦岭山区,进行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先后采集植物标本数量超过60万份,为秦岭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并先后编辑出版了《秦岭植物志》《西北野生有用植物手册》《陕西植被》《陕西森林植被》《秦岭植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秦岭植物志增补》等大型志书、专著,为秦岭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此同时,他们在秦岭野生资源植物的物种资源保存、引种驯化、中草药规范化种植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秦岭动物学研究方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秦岭生物资源科考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秦岭兽类志》《秦岭鸟类志》《秦岭鱼类志》《秦岭昆虫志》等专著。

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成立了秦岭生物资源考察队,提出秦岭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规划,开展西北五省区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活动。截至目前,该考察队实施各类保护区综合考察30余项,评价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40余次,为地方保护区设立和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系统性研究与保护

今年4月,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与柞水县科技局、柞水县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柞水县开发中心联合开展了一期柞水羊肚菌示范推广培训活动。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祁鹏对各镇办分管产业的领导和各村社区支部书记90余人进行了培训讲解。

“我们希望通过羊肚菌示范推广及培训活动,为柞水县各村镇制定羊肚菌产业扶持政策、吸引农户参与羊肚菌种植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祁鹏介绍。早在2001年,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就在洛南县取得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的成功。2017年,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建立。以该基地为核心,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每年持续开展羊肚菌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并相继建立了柞水县瓦房口镇、曹坪镇等羊肚菌分支示范基地,将羊肚菌作为木耳产业的补充引入当地进行示范和推广。

食用菌技术研究示范基地是陕西省科学院发挥科技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秦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探索。近年来,陕西省科学院通过实施“一所一品”科研规划、建设研究示范基地等措施,以科技成果应用、引领、示范,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助力打造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均衡协调,人口规模、产业结构、GDP增长速度不能超出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底线。”陕西省科学院副院长陈怡平认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从科学优化秦岭植被结构、科学预防病虫害、科学保护野生动物、科学管理秦岭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系统性进行研究,并采取科学的措施。

“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只能向科技创新要办法!”陈怡平认为,要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实现绿色发展,就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通过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与研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还将在不断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秦岭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他表示。

硬科技显担当

在秦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硬科技潜力无限。

西安光机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园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搭建了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平台。该平台应用了人工识别系统、物联网等成果,不仅可“直播”动植物的生存状态,还可以监测到土壤酸碱度变化、水质、光照度等生态环境情况。

这是硬科技在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的一个典型应用。而正在建设的“数字秦岭”全域监测系统,正是利用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环境监测,及时预警地质灾害、森林火灾。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博介绍,“数字秦岭”的基本目标是构建面向秦岭陕西段5.9万平方公里国土级的全域栅格化立体感知和大数据服务体系,覆盖水下、地面、林地、矿产、低空、气象、电磁频谱等物理空间,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矿、气象、土壤、生物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和资源透明化建设,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图。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通过‘数字秦岭’全域监测系统,形成网格化全域覆盖,无盲点监测,确保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山、水、林、田、湖、草都能得到有效保护!”他说。

秦岭区域乡村振兴也离不开硬科技。“精准脱贫后,如何实现秦岭山区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5G通信等硬科技的应用为其打开了巨大发展空间。”陈怡平认为,在秦岭实施5G物联的数字秦岭保护工程,可有效解决区域内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信息闭塞带来的短板,推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有效配置到农村;带动乡村旅游、农产品线上交易,通过直播、录播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技传播、农业知识科普,促进科技成果入乡转化;通过APP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畅通农、林、牧等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搭建数字物流服务平台,为乡村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

“随着更多硬科技成果的应用,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与秦岭山区乡村振兴的双赢之路。”陈怡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