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9日
建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三个维度

刘晓勇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深情嘱托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在优化培育、管理、环境等各环节各方面做好做实。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优化培育,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高校学生进行专门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既要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素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掌握,也要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思政课教师的培育上,我们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教育基本方法和教学基本技能,做到两者不可偏废。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终成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我们应持续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育,使之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一是构建学教融合的常态化培育机制。加快思政课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育体系建设,可以适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博士培养阶段设置和增加一些课程教学及实践内容。在走上思政课教师的岗位之后,还要通过脱产学习、集中轮训、基层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常态化、系统性的培训力度。二是健全统筹兼顾的考核制度体系。进一步统筹好教学与科研工作,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强化相互促进的教学示范。可以通过“巡回课”等方式,发挥理论和教学水平俱佳的思政课教学示范作用,推动形成办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优化管理,保证教师队伍后继有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就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我们应积极促进不同学科门类、专业方向、年龄阶段、学历层次、职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的协同发展,做到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通过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一是专兼协同。高校对专兼职思政课教师的管理和课程设置,应体现差异化,更好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不同优势,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充分协同。二是学科协同。高校可以开展更丰富的教研交流活动,实施常态化的互相听评课制度,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化教学和协同发展。三是课程协同。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高度重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同时,抓好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等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环境,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切实有效办法认真贯彻落实,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既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也离不开内生动力的持续激发。

我们既要不断优化支持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的各类政策,也要用足用活政策、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内生动力。一是优化政策指导。进一步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解决好师资队伍发展的问题。二是优化工作格局。高校可以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选择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可以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和办法;也可以积极动员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三是优化评价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并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加大对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师优秀代表的宣传力度,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为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