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精工博艺育英才 2020年09月10日

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刘卫国

喜迎第36个教师节之际,恰逢西安工业大学建校6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回想起那些为这所具有鲜明军工特色的大学奉献过光和热的老教师们。他们中有优秀的管理者,有睿智的研究者,始终践行着“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其中有一位,是我要特别表达敬意的长者——严一心教授。

严一心教授是我在大学求学时的老师,1985年调入西安工业大学(那时的西安工业学院)任教。追随严老师的脚步,我在1988年初毕业分配时,也踏入了复办仅10年的西安工业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西工人。光阴荏苒,转眼已有32年,可以说,在这里,我开启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奋斗时光,参与和见证了这所学校最为关键的发展历程,也遇见和追随了令我毕生受益的恩师。

1956年,严老师毅然跟随着西迁热潮来到了西安,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任教,1985年调入西安工业大学,并开展了离子束技术应用到光学薄膜领域的研究,研制出了高性能的离子源,打破国外垄断,解决了国家迫切需求。时至今日,年过八旬的严老师,依旧在离子束与育种技术交叉学科领域孜孜耕耘。严老师用毕生的事业和追求诠释了什么是爱国,践行了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内涵。

我有幸一入校就加入了严老师的团队。在实验环境简陋、借鉴经验不足、科研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严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当时的国际学术前沿课题——“离子束辅助蒸发”研究。条件之艰苦,被白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比库尔教授戏称为“在破旧的自行车上安装火箭发动机”。

但是,凭借着杰出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以及细致入微的作风和坚韧品格,严老师负责研制的“宽束冷阴极离子源”获得了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为学校的光学工程学科闯出了一片新的发展领域。

她的探索开拓,为我们开辟了延续至今的离子束与等离子体镀膜技术、离子束与等离子体在光学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等研究领域,但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支潜心育人,刻苦钻研的教学科研队伍,延续了老一辈西工人“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兵工传统,也弘扬了“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安工业大学精神。

严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她在科学研究中的发现和探索,不仅为国家发展解决了难题,也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知识积累。根据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她编著了《薄膜技术》教材,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被评为1995年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严老师会把每一节课当作新课精心准备,会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会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诉求挂在心上。

从严老师的身上我读懂和学到了老一代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具备的许多优秀品质: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和执着追求;对科研教学的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对未知事物的追本溯源和探索创新;对学生后辈的无私关怀和全力提携。她用自己60余年的坚守和付出,为一代代西工教师树立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典范,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