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守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0年05月25日

本报记者 张梅

巍峨的大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生物的多样性使其成为地球自然资源宝库。西成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铁,途经全国最大的连片自然保护区。当你乘坐西成高铁驰骋在秦岭山脉之间时,或许能看见美丽的朱鹮飞过头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背后,是一支由动物保护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专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吴晓民研究员是这支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多年来,他在青藏高原和秦巴山区开展交通设施(铁路、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监测与评估、野生动物种群现状和变化规律等研究,以及西成铁路运营期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大数据采集与评估,秦岭大中型哺乳动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与研究,为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对野生动物及环境影响的监测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

2009年,西成高铁筹建之初,吴晓民就深入到沿线野生动物保护的课题研究中。实地勘察、生态监测……一年四季,不论寒暑,大秦岭就是团队的实验室。“我们要尽可能掌握道路沿线野生动物分布、数量、活动规律、主要食物种类、繁殖地等。掌握了这些基本信息,我们才能设计好动物穿行通道数量、形式、宽度和高度等,才能更好地掌握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吴晓民说。

“当时,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在汉中盆地这个必经之地,如何保护随时可能飞越西成高铁的朱鹮。”吴晓民回忆道。经过长期观察,加上借鉴国内外的技术经验,团队研发了特制的高铁鸟类防护网,安装总长度达32公里,成为世界首个高铁大范围鸟类防护网。

宁陕县新场镇菜子坪地区是两个不同种群大熊猫的交流通道。“这个地段选择隧道通过,就是为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可行的条件下,把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低。”吴晓民介绍,从2009年开始,团队在隧道两侧和高架桥上布设了数十台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当地的野生动物活动规律。每3个月左右,采集的数据被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至今未间断。“监测结果显示,周边野生动物的活动频率、数量并无明显变化,这表明高铁建设对秦岭的生物多样性,目前并无大的影响。”他说。

监测和研究还在继续。“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高铁的运行,还可能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提出解决方案。我们将进一步监测高铁沿线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提升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和能力。”吴晓民说。